糊弄男朋友的小零食(一)———山楂雪球
秋冬季节的晚上,走在大街小巷里,最喜欢的莫过于昏黄的路灯下,那摆着卖烤红薯和山楂雪球的摊子,给寒冷的夜晚添上一抹烟火气,生活,本该如此平淡和美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39547/a1066d87d5b7b6ae.jpg)
我慢慢走向山楂雪球的摊子,买了一些山楂雪球,迫不及待的往嘴巴里送了一颗,入口即化的绵密糖霜,搭配着山楂的酸,酸甜可口,与这个季节是最相宜的,一颗接着一颗,停不下来,又是开心的一天呀。
山楂雪球,又叫糖炒山楂,就是在红红的山楂外面包裹一层白色的糖霜。其作为一款开胃的小零食,有着生津止渴和消食的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39547/61c4a375a74d4ced.png)
山楂雪球做法简单,在家也能轻松制作。但是看似简单的山楂雪球,在制作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一些细节,很容易翻车,比如形成不了糖霜,把山楂烫熟,流出来汁水等等。
所以,对于一个喜欢钻研美食背后的原理的好奇的人来说,一次次翻车,已是家常便饭,这样好吃的一款小零食,激发了我对于它制作背后的原因,制作方法、小技巧和注意事项的关注等等。毕竟,这个可是糊弄男朋友的小零食呀,可得好好研究。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39547/2f14d45aa352793b.jpg)
一、山楂雪球表面的糖霜形成的原因
制作完美的山楂雪球应当是颗颗完整、上面包裹着干燥洁白的糖霜的。在制作山楂雪球前,了解糖霜形成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好比老师上课要备课,学生要提前预习一样。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降低操作的失败率。
糖霜的形成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熬糖浆,后期是糖浆的翻砂或返砂(白霜形成的原因),这两个时期,缺一不可。
1. 熬糖浆时期
熬糖浆就是将配方中的糖和适量水混合煮至所需温度。在制作山楂雪球时的糖浆温度,需要熬煮至118℃。制作时要严格遵循这个温度,如果后期糖霜无法挂在山楂上时,就要考虑是否是熬糖浆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
那么,如何判断糖浆的温度是达到118℃呢?
因为糖浆内部含有的糖体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产生黏性。以110℃为节点,110℃之前的糖浆是没有黏性的,用刮刀挑起熬煮的糖浆时,会迅速的滴落入锅中;110℃开始出现黏性,挑起糖浆时,滴落的速度变慢;当糖浆的温度达到118℃时,用刮刀挑起糖浆时,会呈现拉丝的状态。
2.糖浆翻砂或返砂时期
这一时期是白霜形成的主要原因。这是利用白砂糖重新结晶的原理。
白砂糖和水混合,糖溶于水后,随着后期加热,水分不断的蒸发,糖液饱和度渐渐升高,当浓度超过临界值时,白砂糖重新以结晶体的形式析出,覆盖在山楂表面,这种现象为翻砂或返砂。
二、山楂雪球制作方法
材料:
山楂 400克
细砂糖 200克
水 适量
制作过程:
1.熬糖浆:将水和细砂糖放入锅中,熬煮至118℃,关火。(注意水的用量完全打湿糖即可)
2.待糖浆稍微降温,倒入山楂,用橡皮刮刀不停搅拌,直至糖重新结晶(返砂)成糖霜状。
三、制作小技巧
1.山楂处理方面:
山楂可以依据所需进行去核,注意去核的山楂要放入冷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色。
2.熬糖浆方面:
(1)熬煮糖浆时尽量不要搅拌。
(2)糖浆加热沸腾之后,建议改中火或者小火,这样可以更容易掌握其温度和状态的变化。
3.山楂放入糖浆后的搅拌技巧方面:
在搅拌过程中,动作要轻,避免把山楂炒碎,直到山楂表面挂霜,糖浆变白并且干燥成为糖霜为止。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39547/a80fe2352a2839c1.jpg)
四、制作相关注意要点
1.为什么炒制山楂雪球时,会出现红色的水?
糖浆熬好后,没有稍微降温,就直接加入山楂。
原因:太高的温度容易烫熟山楂表皮,后期大力翻动山楂时,使其破皮。
2.为什么有些人在制作山楂雪球时,会加入少许醋?
加入醋能够使糖浆迅速结晶,形成糖霜,同时也能起到中和的作用,降低甜度。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在学习制作东西之前,了解原理,注意操作流程,不断的总结制作经验,总会做出好吃的山楂雪球。以上观点,不仅适用于烘焙,任何需要学习的技能,均是如此,因为,存在即合理,我所能做的就是多问,多想,多做,因为这样,才真正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愿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