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思绪(七十六)
2021-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倚然君
农历节气过了“大雪”,成都有了明显的冷,最高温度跌落接近个位数。今日小雨不再如前几日儿戏,确实是认认真真下了起来,出门不带伞保准淋个湿透。按理说下了雨,空气中的污染物就该尘埃落定 ,但“实时天气”则是轻度污染。为何如此?只有环保专家说得清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e4993550115591ee.jpeg)
阴冷暗沉下雨天,莫说习惯日朗天清北方人犯愁,就是打小生活在这块土地的成都人,其实心境也好不到哪去。前些时候网络传说,成都研发出高科技“人造太阳”,可以使深沉暗夜骤然光亮,也能让数九寒天猛地变暖。如果真能成为现实,不知会给人间带来好多惊喜,当然这份“福利”既包括中国南方、北方 ,也包括全球全世界。什么时候才能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呢,我们完全有信心、有理由指日可待。在“人造太阳”还没光临,生活在严寒冬季的成都人、重庆人、贵州人,所有南方、北方中国人,是不是就该垂头丧气、一蹶不振了呢?显然不应该。应该怎么办才好?或学做候鸟,往最适合生存的地方去,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距成都不远的还有西昌、攀枝花,都有天蓝地绿、温暖如春夏去处。如果有这样那样牵绊,去不了的又该咋办?办法当然还有。啥办法?调整心态、敞亮眼界;想高兴事、做快乐人;大环境改变不了,着手小环境营造。虽说有点“阿Q”式意味,不也能给自己带来些许温暖、希望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a622e8f4ae4c84b3.jpg)
人这一辈子呀,当然不能背天逆地,但顺势、借势应该还是可以的。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一味的坐吃等死,那就失去了做人的意义。现在网络发达、创新不断、高新技术层出不穷,作为渐老者可以通过学习,跟紧时代、活跃生活、激发生命原始动力,即便身处无法逆转冬天,也要活出春暖花开的模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5f77862e0262e1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