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科举思想运动婚姻育儿

45 女儿,妈妈终于上岸了。你也得救啦。 自省文

2017-08-08  本文已影响459人  桃儿妈妈

      自省文 

      终于有这样一个心境能坐下来回顾以往,不再顾虑批判或者过多悔恨,能客观的去看待它们。我要起立,向过去的日子,深深鞠一躬:为一切,谢谢你!

      我的女儿13岁了,两年前,她在我脑海里是一个不存在体,是我的负累。

      她0到3岁这个阶段,我是没有太多记忆的,只觉得那时候我比较幸福,也许那时候还是小姑娘的我在家人的呵护下成立了自己的小家了吧。

    当我带着三岁的女儿跟着爱人来南京安家后,才觉得生活是那么真实。爱人要经常出差,我不能上班只能在家带孩子。我心不甘,想孩子上幼儿园后我就可以上班了。可是幼儿园的孩子一点半就放学了,还是需要有一个人专职照顾她。我请过保姆请过阿姨,但最后还是不放心,无奈只好自己辞职专职带她。我开始有了周密的计划,希望通过训练能让孩子迅速的成长,能自己独立上下学。孩子很听话也很独立,不久我就出去工作了。

      大概是大班下学期,老师反映孩子有些孤僻,不怎么和小朋友玩耍,上课经常发呆,注意力不集中,要我重视起来。因为要升入小学了,我一度紧张,赶快辞掉工作,看书学习注意力,给孩子做感统训练,但两年下来,老师反应效果不佳,还说孩子可能有多动症,我又陪孩子做了一系列测试,结果孩子很正常。在这期间,孩子成绩虽然有起伏,但还是中等水平,崇尚赏识教育的我本来是满意的,但是一接触家长和老师,她们的恐慌和焦虑严重干扰了我,我虽然经常表扬,鼓励女儿,但是我后面一定会要求更多,强调缺点更多。老师也一样,表扬的一两句,批评否定的一箩筐。老师还要求我废除赏识教育,配合她的中国教育模式,严厉监督女儿,女儿每天都不开心,常常恶梦连连,我尝试和老师沟通,却因观念不合,有了一次不欢而散的事件后,这位老师经常在班里批评女儿,说再也不会管她了,同学的家长反映像开批斗会一样,我心痛,却没有勇气和老师沟通,更多是恨铁不成钢。把更多的怨气都撒到了孩子身上,孩子就开始遭殃,开始怀疑我对她的好是有功利的。开始怀疑老师以前对她的表扬是有目的的。甚至怀疑同学们对她都是不友善的不真诚的。孩子开始不写作业,不认真考试。那时我才知道孩子的心❤受伤了。她的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对抗上,关闭了心门,不再和别人多说一句话。我看着被孤立的女儿决定给她转学,但女儿倔强的拒绝,她觉得她没有错,不应该走,我没能说动她,我只好祈祷能换个老师,终于这个老师被别人举报了,孩子换了新的老师,我想把握机会好好和老师沟通,一起帮助女儿重塑学习信心,但是孩子成绩总上不去,她的学习效率很低,经常晚上做到十一二点,早上五六点就起床读书默写,但到了考试就发挥不出来,我非常失望强忍着鼓励她,希望她接下来学习态度上更认真,但是孩子没有了精气神,我再怎么鼓励或者打骂她,她也都只是疲于应对,直到一次女儿的期末考了倒数,我绝望的在外面游荡,不想回去看到她,怕见到她时我会伤害到她。可是,当孩子半夜找到我时,她眼神里的害怕恐惧,虽然我心疼她,但还是很抗拒她,觉得自己为她牺牲种种特别不值。我没有跟她回家,让她自己回去反思。那时真狠自己太残忍了,但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不爱女儿不喜欢自己女儿了,我很无奈。我想我该重新找到那份对孩童的纯真的爱,第二天决定去了一家幼儿园工作,我看着幼儿园的可爱的小天使们,反问自己,女儿的天真我可曾像这些家长好好珍惜?我总是患得患失,自己没有方向怎么引领女儿积极乐观向上?我开始大量的阅读亲子教育。但是大部分都是表面功夫,知道怎么做,实际上却做不到。在孩子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突然失踪数小时,我觉得孩子最近频繁考试,估计没考好不知道怎么回来面对妈妈,隐约担心孩子离家出走了,我装着什么事也没发生,和女儿用手机短信联系,直到深夜11点女儿才慢慢被我感化,与我见面同意回家,我安抚完女儿睡着,自己整整哭了一个晚上,我不停的对自己说“:我要我的女儿安全健康的活着,其它不重要。”

        一直跟班上来的数学老师知道后找我谈话,她告诉我“:你的孩子很自卑,你应该用心的去欣赏孩子其它的亮点,不能因为学习不好就否定她所有,即使天下人都不喜欢你的孩子,你也要去喜欢她,支持她,鼓励她。你的爱是孩子的全部,你要帮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她还有一辈子要过呢!”那时的我很彷徨、焦虑四处求救。周围的姐妹们都说孩子是好的,是你太焦虑了。我咨询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说孩子很正常,是你太担忧,是你价值感太低,看不到美好。我如雷轰顶,原来都是我的问题,我更无力了,我疯狂的买书,泡书店,记笔记,写日记,翻看以往的日记才发现我的世界里居然只有我自己,没有女儿,从来没有和女儿真正的推心置腹的去谈过话,去站在女儿的角度为她着想,也就是从开始有了女儿,我所有的精力甩掉女儿,自己想去工作,甩不掉就把她当做了另一个我去要求,去复仇。

        我恍然醒悟,陷入自卑自责中,我该怎么办?我可以怎么办?我一定还可以再做点什么去弥补,我可以上网看看,现在的家长应该怎么做父母?我上网搜寻居然有这样的课程,我反复听反复听,知道了自己根本不了解女儿的成长规律,不懂现在的考试体制,我也听到了很多主流声音之外的发声,我深深领悟到了是自己的价值感局限了女儿的发展,给了女儿单一而狭窄的评价标准。现在的我是没有资格去培养女儿的,先找到自我,从改变自己开始吧。我不再盯着女儿,给女儿空间,每天做好饭菜放桌上,自己除了上班就是听课,女儿也开始做作业了,开始听课复习了,有时会和我讲句话了,但到女儿六年级快毕业时,因为卖房子孩子的户口是临时挂靠社区了,要凭她的学习成绩才能上中学,那一刻我又被无形的压力打回原形,天天催促叮嘱女儿认真听课考试,否则考不上中学就丢人了。女儿根本不听也不和我交流。还好最后考上中学,我们如释重负,女儿提出要求,她一个人出去旅行,我同意了,因为我开始觉得女儿其实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差劲,也许女儿离开我唠叨管制可能会更自信的应对学习和生活。孩子出去旅游一个星期回来,彻底变了,回来就一本正经找我谈话。她希望她今后的人生由她自己做主,她自己上学,自己管理自己,我只需要提供她生活的支持就可以。她承诺她会对自己的学业负责。那一刻我激动得直流眼泪,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我希望她早点成长,离开我,一定会有更多得贵人领着她,一定会更广阔的天地等着她。觉得孩子特别棒,终于挺过来了,她要对自己负责任,真的特别欣慰。我告诉她,你是对的,妈妈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都找不到何处安放,我不能给你带去什么?也不想要再去牵绊你。感谢你还愿意让我陪伴你。我们相拥痛哭。那一刻我坚定的相信,我女儿她有这个力量,有这个能力。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幸运的是,上帝还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这孩子上初中后,自己管理时间,自己上下学自己找老师补课,在校遇到问题也都是自己和老师交流解决。这个过程中我有担忧,但忍住绝不插手,也有怀疑但我都被女儿说服,我要求自己要争气,我转移视线,从其他方面去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撑。我辞掉了工作,好好静下心来学习,学习心理学,想要稳定自己,学习亲子教育,了解怎么和中学时期的孩子相处,我无意间听到了锦明老师的爱叛逆课程,加入群学习,我感觉我找到了组织,这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家长一起学习相互鼓励打气。我又听到紫雨老师的《爱自己心法》,仿佛找到了生命的源头,老师的课程,我反复读至今已经读到第五遍。我边读边写感赏,有时也会写日记。看到自己的改变,从批判式教育到真正的赏识教育,孩子感受了我的爱。虽然这期间我像个小丑一样,写着干巴巴的感赏,颤颤巍巍的晨读晨享,但是我知道我找对地方了,跟对方向了。无论如何我都要坚持下去,为了自己更自信,我兼职了一份工作,做的也很好,我有信心可以更大的进展,但是,我一度觉得工作和学习时间在能量上有拉扯,一段博弈后,我还是决定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学习改变自己上,因为我读紫雨老师的吸引力法则一书时,总有个声音提示我:“你到底要什么?你想要的是什么?”我要我的女儿独立自主,快乐的活出真正的自己。我要我永远有无私的爱和智慧陪伴我亲爱的家人。于是我静下心来晨读感赏投射,拿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每句话来做练习,好好的重新活一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笑了,女儿亲了,女儿主动的去学习,主动的关心家人。女儿开始和我说她的事,她的同学,她的老师,她的学校。让我知道了,她现在在想什么,她想要什么,她遇到了什么困难。这期间我有很多眼泪,悔恨的眼泪感动的眼泪欣慰的眼泪,太多太多的眼泪总也流不完。觉得自己悔悟的太晚了。还好,有紫雨老师的一堂解放科举的课程又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力量,看到了从来不敢奢望的美好景象。感恩!这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利于我,让我知道,只有好好爱自己,我才是一切的根本。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自己能够朝气蓬勃,才能给别人带来生机。自己改变了,自己做到了才能去期望别人也能被影响。才能真正放任别人做别人,放任自己做自己。

      自许文

      女儿现在已经13岁了,女儿的精神世界已经开始跟我脱离。大概再过七年,女儿的物质生活里面就也没有我了,我就只剩下这七年,我需要重新人设,用这宝贵时间来重新建立专属于我和女儿的价值体系,重塑信心和价值感,不因她的成就高低,混得咋样,我都在背后支持她扶持她,让我无私的爱成为她坚强的后盾。无论他跌倒了,还是回头了,都能寻求到家人的指引,我要用这一阵子来成全她一辈子。人,赤手空拳来到这个世界,心❤是她唯一的武器。希望这个武器也有我参与铸造。

      加油桃子!加油女儿!

大家好,我是任桃。如果在亲子教育中,你也感觉迷茫、混沌、无力痛苦着。欢迎你与我联系,可加我微信:15050584390,(注明:亲子教育)我会尽力帮你加入亲子晨读群。在这里,我们晨昏相伴,抱团取暖,互相学习,一起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