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准备应对风险
我们说每个人其实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只有少数人在积极打破边界和真实相融,大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以为自己看到的、以为的就是真实。
打破边界会很苦,需要百折不回的决心和待己狠厉的执行力,还要连续不断的打破,如此逆人性当然就是极少数人。
而待在舒适圈里就很舒服,大脑会觉得安全、温暖、舒适,会动用所有的系统暗示你“这样很好”。
即便如此,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经历丰富,说起自己的“苦难史”那真是感慨万千,什么“十年寒窗”“高考夜以继日”“初入职场各种不适应”,殊不知每个人都会受苦,自己并不特殊,而那点自以为的“苦难”在别人眼里顶多就是点小波纹。
这就又造成偏差,本以为自己“拼搏到无能为力”会感天动地,结果没啥反应,就会强化大脑舒适圈里最好,人生就被禁锢在极狭窄的圈子里。
越是修行人,越知道天地之广大,而自己渺小如尘埃。
有生皆苦,逃是逃不掉的。
具备概率思维就会明白,很多我们以为的烦恼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件,我们的困扰大部分都是杞人忧天,真正的冲击或灾难是预知不到的,而拉长尺度,哪怕是小概率事件也会大概率发生。
比如,现代人一生之中得上癌症的概率大约是20%,得心脏病的概率也是20%,还有其他的如糖尿病、老年痴呆等常见病,得特定的如心脏病概率不大,但得病却是每个人都必然会、百分百发生的事。
我们出门发生车祸之类的意外死亡是极小概率,投资亏损倾家荡产也是小概率的事,家庭出现变故,我们可以想到的所有大难都是小概率,但放到一辈子为尺度,遭遇大难却是接近百分百的事,只是不知道哪种大难而已,一辈子不遭难才是小概率。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概率让我们有清醒的认知,只要活在这个世界,就躲不开苦难。
所以与其坐等苦难,不如积极应对、主动出击,可能天天受苦、每时每刻都在受打击,但会在小的困难中锤炼出强韧的神经和丰富的应对经验,即便有什么大难真的发生(一定会发生),也不至于手足无措、瞬间就被打垮。
大到整个人类,再到组织和机构,小到个体,我们并不能按自己希望的想平安就平安,想不被折腾就不被折腾,最应该做的就是在和困难对抗的过程中训练出风控意识,进而构建成一整套防风险、有应对的系统,这样才能提升生存概率,和时间做朋友,慢慢累积出明显的优势。
这就是我“先为己之不可胜”、凡事习惯提前做足准备系统的全部逻辑:概率。
既然什么都不做都躲不开灾祸,还不如放开胸怀、多折腾、多经历,见识的多了当然就会更多维的视角和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法。
以前我们总说人老成精,从概率上来讲,就是一个人活到大岁数,什么都见过;如今的科技时代,我们有机会做到年少成精,在海量的信息中见识、学习、经历,避免安逸,多多折腾,就会达到更高的境界。
什么都见过了,就会明白,我们在世上追求的物质、欲望、声色、金钱都不重要,更高级的快乐是智慧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