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化用户反馈
2022-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静默之思
在需求过程中,收集内外部的用户需求,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支持需求挖掘和问题改进,对于多年的产品来说,其实是一个基本功。
但想要把这项能力再进阶一下,再和产品设计进行结合,其实还是有些门槛。
还是三步走
1. 怎么做
- 指标:定义用户主观指标,一般为满意度或推荐值
- 场景:思考问题问题内容及形式,进行组件化,可嵌入到各个模块和各种ab通道中
a. 合适场景,问题需要和场景模块进行有机结合,提高用户反馈率
b. 答题引导 - 答题:设计延伸问题,确定未达理想态的用户细分;设计开放性问题,挖掘未知场景
a. 答题过程趣味化
b. 情感化设计 - 分析
a. 结合用户问卷,产品分析,拆分多维度影响因素
b. 针对开放性问题,走用户反馈分析通路 - 用户反馈
a. 及时反馈
b. 给予荣誉,比如版本更新中的感谢,相应的奖励 - 应用场景
a. 需求挖掘,开放性问题找寻场景;
b. 未达理想态场景的大小确定
c. 版本评估指标
d. 功能洼地挖掘
e. 用户标签、行为特征分层
这段文字写下来,感觉还是有些平铺直叙,可以增加一个案例来增强下这个的说服力
在当下的公司中,我们会以固定比例的用户,展现相关问卷入口,并把这个指标作为一个核心指标进行追踪,查看随着版本迭代的进行,是否有产生正向和负向的效果。
同时,在一个版本中,我们会依据用户的满意度进行用户标签划分,结合客观标签,拆解出多个群体,设计相应的不满意承接方案,有效提升用户某些场景下的问题。并获取了大批量的有价值的用户标签图片,节省了百万量级的标注成本。
另外一个案例,就是我们通过不满意后的主观反馈,挖掘了一个特殊的使用场景,并针对性的产出引导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