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真实父母2:父母可以(也必然会)前后不一致吗?父母需要彼此统
2020-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我和小妮子的日常
一直以来大家都接受和认可在教育孩子的同时,父母的教育观念一定要保持一致,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成长,但是真的是这样吗?这样就一定好吗?父母的真实情况都是什么样的呢?看作者是如何阐述的。
在育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父母们总会有前后矛盾,表现不一致的时候。当情绪根据每天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孩子和不同的情况而产生变化时,使得父母们表现出来的方式态度就不一样了。
这时我们大部分人一般就会采取统合观念,即:父母一方相互妥协,最终站在统一战线上。
作者认为如果父母试图保持始终如一,势必会丧失其真实性。有个传统的告诚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都必须前后一致。这个告诚忽略了一个事实: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位父母也是不尽相同的凡人,每种情况也一样会是有所不同的。
此外,这样的建设往往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导致父母总是伪装自己,去扮演一个感情总是一成不变的角色。
父母无须建立“统一战线”
关于保持一致性的建议, 导致许多父母认为双方必须在任何时候都有相同的感受,并在他们的孩子面前建立起统一战线。 作者认为这简直毫无道理!
根据这个传统观念,父母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互相支持,使得孩子们相信,父母双方对于他们的特定行为,有着相同的感受。
作者阐述先不说这个策略有多么不公平,两个人联合起来对付一个孩子,它还通常迫使父母中的一方不得不去扮演一个“不真实”的角色。
例如:一个16岁女孩子,她的房间的整洁程度总是无法达到她妈妈的要求。这个女儿的清洁习惯在妈妈那里是无法忍受的(在她的不可接纳区);但是对于爸爸而言,他觉得女儿的房间还蛮好的,可以接受。
同样一个行为,却在爸爸这里处于可接纳区。这时,母亲向父亲施加压力,要求父亲对于女儿房间的标准跟自已保持一致,以便建立统一战线( 进而可以对女儿施加更多的影响)。如果父亲按照母亲的要求去做的话,那么,他就违背了自己的真实意愿。
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玩电子游戏机,他制造的吵闹声让他的爸爸无法忍受。然而,他的妈妈却不以为意。她很开心孩子能自己玩,而不是像平时一样整天缠着她。这时,父亲对母亲说:“为什么不做点什么, 去想办法阻止他弄出那些噪音呢? !”如果母亲同意了, 她也是在隐瞒自己的真实情绪。
【读书笔记】《PET父母效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