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语,不值得您阅读,请略过

2022-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桑泥

生了十多天病,明显感觉自己变傻了。

首先是注意力散漫。依旧是每天24个小时,不聚焦的注意力零星散落,最后发现,从日出到日落,自己毫无创造也毫无收获。

其次便是记忆力的退化。想要查阅某个词汇,拿起手机的瞬间居然忘记自己为啥要用手机。

人说,一孕傻三年,我却体验着一病傻三月。

以前,生病了我会直接去医院,现在病着,我无处可去。虽然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因为个案堆积,需要喉咙也需要精神,但是我却因为无良医可寻而自愿放弃治疗。

屡次因为生病去医院,或者去看中医,结果都是失望而归,我逐渐明白,与其求医不如求己。

这次咳嗽的症状和曾经咳嗽将近两年的症状非常类似,近些年,我习惯详细记录了所有孩子和自己生病的痊愈过程,内容涉及药品内容和治疗过程,然而,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个Word文档了……在我死心的同时,我想起,之前也是遍寻医生治疗无果后,我自己用:泡温胆汤+喝陈皮水+归脾丸(总之是家里孩子吃剩的各种中药补丸等),意料之外地,我居然治好了自己。

这次,我是否可以继续试试呢?我打算如法炮制,因为我别无他法。

我常常在自己身上看见“倔强”这个词。

尤其在治病这一方面。我身边很多人,譬如我公婆,即使频繁去医院,孩子的身体却是越来越差的结果,他们也会坚定地相信医院,只要生病二话不说就会往医院跑;而我则不,一旦我对某个对象失去了信任,我就会用别的对象取而代之,即使自己孤身一人探索的过程非常艰难、非常无助、甚至带着实验的成分,我都依然死倔死倔。

我咳嗽了这么多天,霖屡次劝我去吃西药,我说不肯就不肯,渴望病好和对西药的不信任仿佛冰火两重天一般隔阂深重——但是归根结底,这是一爻在我身上的作用,我要寻根究底地去找到方法了解这一切,如果没办法找到根源,我宁愿不开始。

长期以来,我的确想要深入地去学习中医,关注了各种中医公众号,但是我除了应急时去上面翻翻文章,我不愿意去上面系统学习,为什么呢?因为我明显感觉到这些公众号都是善用术者,但是对易经根本不通。一个中医者,如果不通易经,那总是不懂得变通的——我是不是太苛求了?

上个月我去参加一个线下学习的课程,有老师在抖音上讲解了《颜氏家训》,很多小伙伴都去购买了讲解视频,我的第一反应却是——我要看《颜氏家训》自己去看原文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假别人之眼?即使古文难懂,但真要读起来,查查也总是可以读下去的,但是如果去听别人研读后的感悟,总感觉是吃别人吃过的苹果,味同嚼蜡——我这一爻是真的很难信任,凡是学习总想要回到源头,然后才开始,也正因此,我既没有机会成为某些所谓大师的韭菜,同时,也错过很多真正学习的机会——但那些机会是什么呢?我好像也不知道,没有具体的遗憾对象。

且罢,这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的“我”。

写于2022年7月22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