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及其意义

2022-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无愠色

        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一个国家流通中的货币总额,是该国家一定时点的除中央政府或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以外的非银行大众所持有的货币量。它是一个存量概念,而流量概念。即它是一个时点的变量,而非一个一定时期的流量。

货币供给有狭义、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它是由流通中纸币铸币和活期存款构成,银行的活期存款是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说,货币供给还包括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和贷款协会及互助储蓄银行的存款,包括储蓄债券、大额存款单、短期政府债券等现金流动资产。

通常情况下,各个国家按货币的流动性程度将货币划分为不同层次,作为其对货币度量和管理的依据。

2.因为不同层次的货币对各国经济产生影响的程度不同: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总量影响着商品价格,就业和经济活动水平,以及货币本身的价值。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市场,实现对经济的干预。

3.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影响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从而影响货币需求并使其与货币供给相一致,以进一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