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非凡精读馆樊登读书21年1月8日

2021-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归灵姐姐育儿经

读完本文约需37分钟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徐英瑾。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这本书的题目叫《改变》,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叫: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很多人会在生活中碰到这种情况,你越是用力,结果处境就越糟。比如在谈恋爱的时候,如果对方对你没有兴趣了,有些男生就拼命地送花。然后花了很多钱、花了很多时间,女方对你越来越讨厌,到最后你还是没有成功。

同样的道理,“熊孩子”不听爸妈的话,就是爱玩游戏,爸妈怎么苦口婆心地劝,把游戏机收掉都不管用,孩子只要一有机会,下课了以后就跑到游戏机房,人又不见了。有时候大家的确是陷入了某种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思维陷阱,所以才会越陷越深。

《改变》这本书就告诉诸位:当你陷入困境的时候,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改变的也许并不是困境,而是构成你的困境意识的整个思维框架。

大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就说,有时候人就像一只苍蝇,(被)困在了一个瓶子里面,这个瓶子是个玻璃瓶,东撞一下、西撞一下都飞不出去。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瓶口在哪里。只要你意识到瓶口在哪里,就会发现,突破这样一个瓶子其实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改变的是你的思维框架,而不是瓶子本身的形状。

这就应了苏东坡的一句话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要从庐山外面来看庐山,才能发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是我们怎么样真正地走出庐山呢?怎么从更高的层次看问题呢?这就要意识到所谓的第一次序变化和第二次序变化之间的区别。

一 为什么越用力改变,效果越糟糕

第一次序改变和第二次序改变

第一次序和第二次序的英文是first order和second order,也可以把它翻成一阶和二阶。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句话来解释:第一次序就是站在比较低的层次上,第二次序就是站在比较高的层次上。

很多人都做过所谓的清明梦,就梦里面你还在琢磨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你在梦里面都觉得自己起来刷牙了,然后我要上学了,或者我要挤地铁了,实际上你还在做梦。

那么在做清明梦的时候你试图改变,但仍然挣脱不了做梦的这种情况,无论做怎么样的改变,本身的结构都没有变,因为你还在梦里面。但我们要追求的就是闹钟铃响的那一刻,你从梦里面完全挣脱起来,进入了一个真正的更高的阶段,那就是真正的梦醒时分。这就是第二阶或者第二段位的变化。

01 群理论

我们说我们要跳出庐山之外来看庐山里面的事情,就牵涉到了庐山内和庐山外的这样一个界限。那么什么叫庐山内呢?用数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在一个群的内部。那啥叫群呢?

群是一种特殊的集合,群的下属的成员之间有一些关联,这些关联使得群与群之间就有界限了。哪些特征能够使得群与群之间的成员能建立起密切的关联呢?

封闭性

第一个点就是有封闭性。啥叫封闭性?其实不难懂,就是进了山门,都是自己人,身上都有共同的标志。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假设某人的自行车被偷了,被偷了以后他非常不爽,但他没有去报案,报案就是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了。他顺手偷了另外一个人的自行车。这是否改变了偷窃的大环境呢?没有,这反而加剧了整个环境的糟糕程度。所有在偷窃的环境里面的人就构成了一个群。

那么数学语言“群的封闭性”在这个语境里面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偷窃关系如果发生在任何两个成员之间,或者叠加地发生,都不会使得任何成员脱离被盗窃的诅咒。结果所有人就像中了魔咒一样锁死在群里了,在这个群里面所有人都是受害人,所有人都是加害人,所有人被偷,所有人偷别人的,社会关系是一塌糊涂。

总而言之就是入群有风险,封闭难出圈。所以群的封闭性就充分体现了如果我们锁死在一个低层次看问题,可能给所有人带来麻烦。

结合律

群的第二个特点,叫结合律。结合律也是数学语言,什么意思呢?就是两个任意群成员之间的关系,即使前后彼此对调了,还是不影响结果。举一个数学的例子,你说1+3和3+1有什么区别?没区别。李四与张三结婚,与张三与李四结婚也没什么区别。

在这里我们可以想想“牛顿第三定律”,就是任何一个力都有一个反作用力。大家用拳头去打拳靶子,你在打拳靶子的时候,拳靶子受力,但你也受力。你打别人,你也疼,是不是?所以A对B施加力量与B对A施加力量,在结果上是一样的。

我们就可以随便在日常生活中举个心理学的例子,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经常出现的代沟和对峙。

小孩有自己的个性,或者迷上了某种游戏。父母要孩子少玩游戏,唠叨,从早上唠叨到晚上,孩子就烦躁了。烦躁了以后产生了对抗心理,然后就玩更多的游戏,就构成了对抗,来刷自己的存在感。结果唠叨越多,小孩玩的越多,离父母本身的预期就越来越远。

这里父母的唠叨就构成了作用力,孩子的逆反行为就构成了反作用力。如果大家陷死在这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抗里面,父母和孩子就困在群里面,困在死局里面,没法超脱了。

群里有单位元

好,群的第三个特点:群里面有“单位元”。“单位元”这个词大家可能听的有点头大,这本书的中译文的作者把它翻成“恒等成员”。它的特点是什么呢?它好像表面上啥作用都不起,但还是起到了某种隐蔽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基准的作用。

好,我们就假设有一个群,群里面所有的成员都是用加号加以联系的,叫加法下封闭。这时候就有一个单位元在起作用,就是“0”。“0”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任何群的成员加上“0”还是他自己。5+0=5;7+0=7;0+0=0。“0”是派什么用处的呢?是来帮助别的成员来校准自己的。

好,那么这样的一个特征,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落地的呢?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零操作”,就是指你做的这件事情,对于群的整个特征来说,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你做的是一个无用功。

任何群内的成员都能找到和它相反的对象

群的第四个特点,就是任何一个群里面,任何一个成员都能够找到他的一个相反的对象,这个相反的对象也是群的成员。比如在一个整数群里面,你找到了1,就必然找到-1;你找到了2,就找到-2,然后以此类推。

那么这一点的生活案例是什么呢?这就是矛盾对立的思维。这里要注意,矛盾对立的思维在这本书里面,不是把它作为一个正面的概念来加以宣传的。就陷入这种思维特征的人,就会这么思考问题:正因为我反对的东西是恶的,所以我是善的;正因为我是善的,所以谁怼我谁就是恶的。

这一点和我们前面讲的结合律,也就是第二点,有点像。结合律里面已经讲到了,A打B一下,那么B对A也有一个反向的作用力,这好像也是讲一正一反。

那么第二点结合律,它讲的一个根本的要点是什么呢?就是你做了什么事,这件事所导致的后果会飞过来转了个圈再来收拾你。你扔出来,它天上飞了一圈以后又会回到你手上了。

第四个特点不是说你做了啥,而是你想什么,你想A你就会自然地联想到负A,那么这个特点就是联想。而第二个特点强调的是行动所导致的一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个是行,一个是思,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不过动作也好联想也罢,都会让你陷入困局,制造出很多根本不应该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跳出群的魔咒,我们要向更高层次攀爬。

那么怎么进行这个攀爬呢?要进行攀爬就要有梯子,这个梯子就对应了一种新的工具,这就是所谓的类型论。

02 类型论和悖论

类型论实际上就是讨论事物的种类之间的层级关系的学科,这个学科的建立是和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和怀特海有关的。不过我们要讲类型论,还得先讲讲悖论。

所谓悖论,就是从一句话里面既能够引出正面的观点,也能引出反面的观点,悖论就是类型论所要针对的那个问题。如果把类型论比作“苍蝇拍”的话,悖论就是“苍蝇”。所以我们也要说一说苍蝇是怎么飞的,然后再讲讲苍蝇拍是怎么运作的。

好,我们来举个例子叫“理发师悖论”。有一个理发师他在门口写了个广告词: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欢迎大家来理发,欢迎大家来刮胡子。但我有规矩,就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我可以为你刮脸,而且我只给这些人刮脸。你如果自己会给自己刮脸,请你自理,别来找我。

等到有一天,他发现镜子里面自己的胡子长了。“我的胡子长了,那我是不是应该给自己刮脸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的话,他就属于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因此按照本理发店的规矩,他就要给自己刮脸。于是他就刮了。但刮到一半,麻烦了,他已经开始刮了,于是他就成为了给自己刮脸的人,按照本理发店的规矩,他不应该给自己刮脸。于是他给自己刮脸也不对,不给自己刮脸也不对。这就很麻烦了。这就构成了一个悖论了。

好,那么这个悖论的一个要点是什么?就是理发师是立下理发店规矩的人,但是自己立下规矩的人是不是要服从这个规矩呢?

按照类型论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或者在很多情况下,自己立下规矩的人他有时候要跳出这个规矩,以来避免某些逻辑上的悖论。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他要跳出来呢?就是如果有一个对象,它涉及了某个类型的所有的下属成员,这个对象本身就不是该类型的下属成员了,它属于某种更高的类型。

换言之,类型自身与类型的成员,是没有办法放到同样一个平面上的。比如某某人跑到复旦大学去参观,他问我这是什么建筑?我说这是光华楼、这是行政楼、这是李达三楼。所有的楼全部看完了以后,他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给我看了复旦大学所有的楼,但是复旦大学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就问得很蠢,复旦大学就在这些楼里面。你不要以为在这些楼外面,还有一个单独的对象叫复旦大学,你这样就犯了一个层级的错误。

有人说这和我们的人生困境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这样的一些悖论的。比如失眠,你在晚上凌晨两点的时候还是睡不着,你一定要入睡,如果不入睡的话,第二天你就没力气工作了。于是你对自己下命令:快睡觉,快睡觉。但是你知道命令本身并不是使得你的身体能够入眠的心理过程之一,它是属于一个更高的层次。对于该命令的内部的反复的呼喊,反而干扰了睡眠,更加导致了睡眠的困难。

所以这个命令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某种悖论:如果你不执行该命令的话,那么你就无法入睡;如果你执行该命令的话,该命令本身会让你兴奋,你还是无法入眠。它到底该执行还是不该执行呢?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我们已经说了悖论只是个苍蝇,类型论是个苍蝇拍,那么这个苍蝇拍是怎么打到苍蝇的呢?它的一个基本思想很简单,就是它要构造不同的语言,在更高级的语言和低级的语言之间画一条界线,让大家不要相互乱串,问题也就解决了。

那么因为我们这本书它的一个关键词实际上是变化,就是变化和元变化之间的区分。什么叫变化呢?就是指一个群内部,它不管怎么变,它群内部的四个特征是不变的,就是所谓满足封闭性、满足结合律、群里面有单位元、群里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有和它对应的成员。好,如果所有的群内的这些变化,不影响刚才所说的这四个特征的变化的话,这种变化仅仅就是变化。

那么什么叫元变化呢?元变化就是更高层面的变化,就是刚才所说的那些特征会丧失,也就是说群的组织架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化本身再加以变化,实际上就叫变化的变化。所以我们要追求的变化就是变化的变化,只有这种变化的变化才能够把我们拉出群。我们如果站在类型论的立场上来看待我们今天所说的变化的话,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什么叫从第一阶的改变进入第二阶的改变了。

好,这听上去都很明白,为什么刚才讲的这些道理,大家在理性的层面上都能想得通,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很多人会陷入所谓的群思维,没有办法构造出一种针对这种低层次类型的更高层次的元语言呢?

二 是什么困住了我们的思维?

就是因为我们的脑袋里面有很多心魔,这些小魔鬼会阻止我们用理性来进行思考,然后让我们陷入到第一阶的改变当中,没有办法往高层次前进。

01 心魔一:“鸵鸟政策”

那么第一个心魔就是所谓的“鸵鸟政策”。什么叫“鸵鸟政策”呢?你知道鸵鸟的特点就脑袋塞到沙子里面,就是充耳不闻。明明看到问题了,就装作没有看到问题。他如果愿意主动运用他的理智,他会想到现在我陷入这个困境,就是因为我没有进行第二阶的变化。但是明明理性发出这个声音了,他那个心魔就会反过来说,“不要听那个声音,那个声音本身是魔鬼”,然后把脑袋塞到沙子里面就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一个情况呢?我认为是一个思维的懒惰。因为很多人他陷到一种思维模式里面,他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对自己的所有的知识框架他要进行全面的调整,这个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他改变不了自己组织这些信息的总的框架。对他来说比较容易改变的是那些提出问题的人,于是这就导致了一个很重要的思维谬误,就叫“过度简化”的谬误。

比如某个公司内部在开会,某个领导在说我们公司里面的一些不良现象。如果有某一个员工胆子比较大,就说:“我们公司之所以陷入这种困局是因为我们公司的某一个基本的规章制度有漏洞。”这时候公司的领导就很可能会清清嗓子说:“某某员工你说话跑题了,回到我们开会的正题上。”

那么《改变》这本书的作者就提出:在某些环境下说你跑题了,不是因为你跑题了,而恰恰是因为你切中了问题的要害,但你切中问题要害的方式有点过狠了。

你是要求现在这个公司内部进行更高段位的改变,就不仅仅是第一阶层面上了,而是要对改变进行改变了。你这时候会激发大家的“过度简化”的心魔,或者说是“鸵鸟政策”心魔,迫使那些不想改变的人把脑袋扎到沙子里面,这时候你的声音就被消声了。

但是简化表面上是把问题延后了,但是问题本身客观上还是存在的。你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了,但是这本身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比如你是泰坦尼克号的船长,你正在和大副一起搓麻将。有个水手慌慌张张跑进来说前面有冰山,你作为船长就把他轰出去了,继续搓麻将。你以为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吗?等到冰山真的撞上船了,接下来的麻烦比什么麻烦都要大。

那么在讲到简化模式的时候,大家会想到简化模式这样一种思维方法(心魔)好像是一些没有担当的人才有的,我们只要变成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我们就可以从变化走向变化的变化。

你如果这样想的话,又陷入了我前面所说的二极化的思维了。因为看到前面我说的这些人是没有担当的,你就反过来想我有担当了事情就行了,没那么简单,你有担当了,事情仍然可能是不行。

02 心魔二:“乌托邦思维”

于是我们就进入了简化模式的另外一种特殊样态,这种样态就叫“乌托邦思维”,就是所有的问题就必然会有一个理想的问题解决方案,当然这个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我是不是知道,这是另外一回事,但它客观上肯定存在,我一定要找到它。为什么说乌托邦思维和前面的思维表面上看来一个是消极的、一个是积极的,但仍然都是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面上呢?

(1)“反省式乌托邦”

就是按照所谓的“鸵鸟政策”基本的一个想法,就是它要把进行“改变的改变”的可能性全部给消声了,全部给消灭掉。乌托邦的思维也是类似,它也不愿意对问题形成的一个基本框架进行反思,它就认定了前面有一个问题的正确的解答。

请注意错误的问题是没有解答的。如果你碰到了一个错误的问题,你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本身消灭掉。那他们不这么想,他们觉得答案没有找到肯定不是因为问题提错了,而是因为我蠢、我不行。这就构成了乌托邦思维当中的第一种体现方式。

请注意乌托邦思维有三种体现方式,第一种的体现方式叫“反省式乌托邦”。反省式的乌托邦,书里面把它翻译成“内射式的乌托邦”。什么是“反省式乌托邦”呢?就是首先给自己定一个很高的目标。这就是问题的正确解答,我一定要满足这个目标。但满足不了怎么办?就天天反省,我怎么这么蠢?我怎么这么笨?然后当中的这个差距越来越大,就会导致了心理问题。

(2)“外射式乌托邦”

反省式的乌托邦,它是用力是用向自己的。还有一种乌托邦是“外射式乌托邦”,和它的方向是相反的,就是他去责怪别人。目标没有实现必然有人要负责,反省式乌托邦说罪在于我,外射式的乌托邦是罪在别人。

外射式的乌托邦因为更多的牵涉到和他人的关系,它是种攻击性乌托邦,所以可能会对社会构成比较大的危害。那么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崇祯皇帝也是这样的人。他在位17年换了19任内阁首辅,等到在煤山吊死的时候还写说:“朕没有错,都是大臣的错。”

(3)“拖延症式乌托邦”

但是除了这两种乌托邦之外,还有一种乌托邦它既不是对自己进行责难,也不是对别人进行责难,而是把所有的责任推卸给一个非人格的对象,就是时间,他说时间不够。

比如他要做一个很伟大的一件事情,我认为这个伟大的事情肯定能做成。(需要)多长时间呢?好像不是很短时间能做成。既然不是很短的时间能做成,那当下我们就不做了吧!这是很奇怪的一种很佛系的想法。

他明明有一个很伟大的理想,他也意识到这个伟大的理想和现状之间的差距很大,于是他就放纵自己今天去K歌、去玩,他毫无时间压力。因为事情很伟大,所以我们要准备。准备之前先要对准备本身进行准备。于是我们就时刻准备着,事情都没有做。这就叫“拖延症式乌托邦”。

好,我们这一环节所讨论的内容就是虽然很多人在理论的层面上都意识到变化本身是不够的,要走出困境,还要对变化本身进行变化,要从第一阶走向第二阶,要对规则本身进行反思,但是进入生活当中为什么很多人还犯糊涂呢?

这是因为有一些心魔在起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心魔就是“过度简化”,或者说是一种“鸵鸟政策”,我们就是不愿意看到那些“变化的变化”的可能性。因为我们太习惯于现在的这种环境、这种思维的框架了,要改这种思维框架对有些人来说比杀了他还难。

那么另外一种与之相关的就是“乌托邦思维模式”。他认定了现在的一个问题之所以没有解决,就是我没有找到那个漂亮的解。我能够找到那个漂亮的、完美的解,问题就解决了。那个漂亮的、完美的解就是“乌托邦”。

这两种思维方式貌似一种消极、一种积极,但是他们殊途同归,都不愿意对现有的问题框架进行全面的调整。

三 调整思维框架,从改变到有效的改变

那么现在就冒出了一个问题了,就是你怎么样来对现有的这种思维框架进行调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与刚才所说的这些心魔进行作战呢?作者给出了四个根本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是第一阶的问题的处理,聚焦点乃是“问题的解”,就是乌托邦主义者所看到的那个理想的解。但是你要进入第二阶,你的聚焦点就变成了“问题是怎么形成的”?然后你要走向对于问题的消解。

第二个原则是什么呢?第一阶的处理往往是循规蹈矩的,所以你没办法跳出群,你就是在群的思维里面,你怎么变还是群里面的成员。你要进行第二阶的思维,你需要别出心裁,要想出别人想不出的办法,就比如是司马光砸缸那种灵光一闪。

第三个原则就是,第一阶思维问的是WHAT,WHAT就是英文里面的什么;第二阶的思维它问的是WHY,就是为什么。

WHAT和WHY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比如在这样一个场景里面,有一辆公交汽车上面坐了一头熊,你就觉得很奇怪,熊怎么不在动物园里面,跑到车上了呢?这是非常怪异的,这背后肯定有个很深的故事。所以你要问WHY,这个WHY就要跳出你现在的视野,对一个更大的故事背景来进行追溯了。

第四个原则就是每一个问题它都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框架,第二阶的思维要换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就是使得一个故事得以被说出来的一个基本的脚手架。这个脚手架又是什么意思呢?基本上就是一些预设。

比如如果公司和员工产生了某些冲突,然后进入了比如劳方和资方之间的某个谈判。这个故事的预设是什么?是劳资对立。但是如果你换了一个背景,这个公司和另外一个公司要进行竞争,拿下一个大单子。然后这个单子拿下来了,公司内部无论是劳方和资方,都能够吃到蛋糕或者分到蛋糕,这个故事的背景就是公司是团结的一家人。这整个脚手架变了,把人的所有的情绪都改变了,这就是要进行框架的置换。

简而言之,这四个原则就是要让我们跳出在A和非A之间非此即彼的二选一的困境,然后跳出这个困境以后,才能看到A与非A之后根本的东西。

好,这四个原则说上去都很抽象,大家觉得这个说了就像没说一样,现在我们从这些原则里面推出一些技巧。

01 重新定义框架来改变敌我关系

第一个技巧就是通过重新定义框架来改变敌我关系。为什么我这里特别强调敌我关系呢?因为很多人他陷于僵局,总是觉得你是我的敌人。彼此如果互相认为对方是敌人的话,就会进入这种紧张冲突的环境而不可自拔,所以敌我关系是人际关系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思维陷阱。那么怎么样来破坏这种敌我关系的思维陷阱呢?怎么样来重新置换框架呢?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大卫·利恩导演过一部老电影叫《桂河大桥》。在二战的时候,英军上校尼克尔森和他的弟兄们在缅甸被日军俘虏了,然后在战俘营里面帮日本造大桥。他们的管理者叫斋藤。本来斋藤和英国战俘处于敌我关系,所以日本人叫他们造桥,他们就搞破坏。斋藤烦死了,那怎么样能够让英国人心悦诚服地帮日本人造桥呢?

于是他就想办法改变了英国人的思维方式,他对英国人说:“你们是不是不服日本人呢?你们是不是觉得日本人打败你们胜之不武呢?好,我给你们英国人一个证明英国人比日本人优秀的机会。我们造大桥分两队,一队是日本队,一队是英国队,我们看两头造桥谁造得快?我们就比一比、赛一赛谁的本事大?”结果英国人就拿出十二万分的热情把那个桥给造好了。

斋藤完成了一个思维框架的转换,就是从英国人本来以为我们和日本人之间是敌我关系,他把它重新定义为工作竞争伙伴的关系,这样就把英国人的情绪,从反抗日本人引到了和日本人进行竞争,当然是一种合作性的竞争。这个新轨道上,最后的结果是对日军有利的。

当然电影结束时,这个桥是被炸掉了,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被日本人这样忽悠了。尼克尔森在最后一刻突然想明白了,他被日本人忽悠了,结果亲自炸掉了他所造的桥,否则这个故事就太惨了。

这也就是说,你如果学会了这样的一种通过重新定义框架来改变敌我关系的这种思维,当别人要用这种思维来对付你的时候,你也有一个心理预期,你就可以见招拆招。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善用这种技巧的话,也可以让我们很多工作变得顺溜。比如上级要叫下级去执行某一个非常难的任务,他就要注意他口气的调整,就不能够用下命令的口气导致下属产生逆反心理。

首先要把自己设想成下属的朋友,然后站到他的利益点,让他知道这个任务是很难,但问题是你现在是不是想升迁呢?我现在把一个工作机会给你了,让你有机会在这样的一个工作岗位上体现你的才能。这样就可以解除下属的戒心。

不过思维框架的这种更换,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实施原则,就是你一定要对于他本身已经熟悉了哪些思维框架要有了解。如果对方也是高手,你使用的这种心理诊疗手段,他本人已经经历过了,那你就得再想出一个很新的招。难就难在这里,因为你不知道对方已经到了哪个段位,所以这还是要做调查。

02 换框架更具体的操作:换人

那么换框架是一个整体上的一个方法。换框架的一个基本操作就是要换人,它是把结果的承担人,从当事人换成别人了。这个案例主要是对拖延式的乌托邦是有用的。

我已经说过了,如果一个人陷入了拖延式的乌托邦的群思维当中,你是不能够通过施加相反的力量,来让他走出这个群的。比如你不能直接对他说:“某某同学你不能拖延了。”你越是这么说他还是会拖延,他会坚持认为自己的理想是不能够被放弃的。你得换一个方法来说,“好吧,你乌托邦的理想,我不想去否定它,但麻烦你去做一件别的事情,为别人做好不好?”请注意一定要强调“别人”这件事。

比如有一些做历史的同学,他家里买了很多历史材料,然后很认真地在读史料,历史论文写不出来。我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写呢?你已经堆那么多书了。”“我不写是因为我觉得我史料还没有读完,我还没有知道历史真相。”

我对他说根本没有历史真相这件事情,你的任务就是拿到学位,你只要写得比别人好就可以了。不存在绝对好的论文。就连《纯粹理性批判》这么重要的哲学著作,现在被人抓出有很多德语语法错误。没办法的,人做的东西都是有瑕疵的。但这帮人没办法,他是一种乌托邦主义者。这时候怎么治疗他呢?

你就要跟他说是这样的,就是某某老乡也要交一个历史论文,但是他实在没时间写,你帮他“捉刀”写一篇。当然 “捉刀”是不对的,但作为心理治疗我们先不管这件事了。然后你就帮他写了。

好,评分给出来了。评分是给老乡写的文章老师给B ,给自己写的老师给C。震惊吗?你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东西得C,你随随便便为别人写的得B,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让人惊讶的事情呢?

这是很容易解释的,当然不是说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对于这些拖延症患者来说,当他在做自己的工作的时候,他因为要每一个细节都要追求完美,所以他失去了对于全局的把握。有可能你这个螺丝钉钉得很好,但你整个框架没有时间来进行全局的思考。但是你要为别人做的时候,你想我总要交个活给你出来吧,大致的样子总得有吧,结果你反而有时间对它进行全局性思考了。

老师会评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的特点是一篇细节很粗糙,但大致的样子有了,就是装修一塌糊涂;另外客厅装修得可真好,但是卫生间好像没有,那房子怎么住?我宁可客厅装修的一塌糊涂,至少有个卫生间,你还是一个能卖出去的房子。

当然了这种诊疗的结果,是最后要把老师的评分结果反馈给受治疗的这个学生的,这个学生就由此来进行反思:我不妨就把自己看成是别人,这样有可能我会得到外界更好的评价。

好,我们现在讲了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方法就是改变框架,通过改变框架来改变你对于群的信息组织方式。那么还有一些别的方法,我们也可以介绍一下,这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性的。

03 巧用反向用力

另外一个方法是反向用力,就是在当事人没有办法预料到的一个方向上用力,使得对方的这种焦虑的症状能够得到缓解。

比如有一个患者既是推销员又是口吃患者,口吃患者又做推销员,这事情就很难办了。然后你怎么样让他的口吃症状得到缓解呢?你对他说,不能口吃,他就越口吃。对一个口吃患者下达不要口吃的命令,就如同对一个失眠症的患者下达不要失眠的命令一样,都是无效的。那么咋办呢?

我们可以告诉他,口吃不要紧,那么人家就说了,“你不是忽悠我吧,我是推销员,你告诉我口吃不要紧,你不是骗我吗”?

“我没有骗你。我告诉你,市场上的所有的推销员都是口若悬河的,所以用户在听到这些口若悬河的推销员向他推销东西的时候,他们会立即进入一种拒斥的思维模式,就是我不要听了。但是冷不丁出现一个口吃的推销员,他们一方面会产生同情,另外一方面会觉得这很新奇,弄不好你要推销的这个产品就推销出去了。”

这样一说,这个口吃推销员会觉得很有道理,口吃不是毛病了,是卖点。于是他就带着满满的自信去说话,最后的结果是他口吃的症状缓解了。因为他的自信增强了,反而把一个意思说得更完整。当然没有完全治好,但是这个问题至少解决了一半了。

那么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对于陷入乌托邦思维的人来说,你千万不能说你的梦想好虚幻,根本就不可能成立,你这样会激怒他,他会反向证明自己是对的,然后他会更加疯狂。

你倒是不妨反过来,就是你就在他所没有预期的方向,顺着他的思路来说,你的梦想是什么?每天赚一个亿吗?不对,每天赚100亿才算目标!然后把这个事越说越玄乎,越说越荒谬,然后让他自己发现这件事很荒谬,来进行这样的一种自我的调整。

在逻辑上,它是对应了一种逻辑上的方法,叫“归谬法”,就是把别人的结论推到一个极端,得到了一个超级荒谬的结论,然后让别人反思到自己的前提是错误。在心理诊疗上,它所对应的是所谓的“罗杰斯精神治疗法”,就有一些神经分裂症患者,就容易一天到晚胡说八道。那么医生就不去纠正他,就跟着他胡说八道,然后把他的荒谬的故事无限地放大,他会反过来进入正常人的思维。

书里面也提到这样一个例子,有些孩子长大了以后,爸妈不愿意把孩子看成是已经长大的成年人,结了婚了,还是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赋予孩子独立性。于是就出现这种情况了,孩子和父母已经分开住了,但是父母就没事跑到孩子家里来串门,然后进来以后就干涉小夫妻的很多生活:你们的窗帘怎么是这个颜色?好没有品位,得改!电视机怎么放在这儿?你们怎么现在家里的东西还没有清扫干净?太脏了!

实际上父母的这种话也是出于对你的关心,你怎么样把它打消掉呢?这就碰到了很多问题,你不能直接和他对着干。

那怎么办呢?这本书的作者提出的建议就是:就哪一天就叫父母来,小夫妻俩说好从今天开始罢工,所有家务都不做,然后把所有的家务都推给父母。然后这时候爸爸妈妈满头大汗地说:“孩子,你们也是成年人了吧,家务也该自己做了吧,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了吧,我们也不管你们了。”

这就反向地让他知道,如果说他要承担所有的这些事情以后,会把他累死,这样他反而会给你放手的机会。

04 故意无为而治

好,这是在不可预期的方向突然用力,那么这个招数和下面的招数也是有关联的,就是故意无为而治。故意无为而治是打破对方预期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什么意思呢?

书里面也举了一个例子,就有一个女生非常漂亮,那么男主人公当然也长得比较帅了。但问题是好像这里帅哥已经泛滥成灾了,旁边有一堆帅哥在和他竞争,那女生眼睛都看不过来了,那怎么办呢?你和女生接触的时候要酷,要故意对她的美丽视而不见,然后冷冷地对她说话。那女生就会想,这个男生怎么和别的男生不一样呢?为什么对我的美丽视而不见呢?于是就会对这个男生产生兴趣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这一招你要用,还是要有条件的,就是你除了会装酷以外,身上还是要有别的品质的。你如果除了会装酷以外,什么别的品质也没有,你也是完蛋的。

但是一种掩饰真实意图的这种做法,既可以扰乱对方的思维框架,也可以向你暗示一种其他的框架的存在。

05 制造困惑

这就引发了另外一种技巧,这种技巧和前面技巧也是有关的,就是“制造困惑”。

所谓的“制造困惑”是什么意思呢?这和我们的东方的禅宗的思想就有点像。什么是禅宗式的方法?禅宗式的方法就是它不和你讲道理,而是通过棒喝的方式,让你走出刚才的这种思维的困境。所以有时候在禅宗里面老和尚会揍小和尚一下,脑袋上用木鱼砸一下,小和尚一砸就砸通了。

在日本战国要终结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很重要的战役叫“关原之战”。日本的两帮势力,一帮是德川家康,一帮是石田三成,他们要争夺谁是日本的老大。当两方进行作战的时候,还有第三方势力叫小早川秀秋,这第三方势力是属于吃瓜群众,他就看到山下两帮人在打,他手下也有几万雄兵,在山上就吃瓜。

然后两方的人都心想,小早川同志快点来参加我们这一方。小早川到底应该参加哪一方呢?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呢?石田三成和德川家康都派出密使和小早川进行了秘密洽谈,小早川陷入了某种选择困难症。

我们现在站在德川家康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德川家康的确在战场上的战局比较不利,他急需小早川的帮助,他已经派军使向小早川提出了三四次紧急请求,但是小早川仍然按兵不动。小早川再不来,德川就有点危险了。德川一拍脑袋,我要让小早川顿悟,我要改变他的思维模式,但问题是怎么让他顿悟呢?

他命令手下的火炮手,把大炮对准小早川的方向轰上一轮,结果一炮轰了。轰完以后所有人拿望远镜往山上一看,奇迹出现了。小早川的军队停止吃瓜了,然后旌旗飘动,冲下山来加入德川家康一方,打击石田三成。

大家说小早川是不是有点贱,人家揍你,你还参加德川一方?这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制造困惑的方法。这件事日本历史学家也讨论了半天,为什么你向你的潜在盟友施加打击,你的潜在盟友还很兴奋地加入了你这一方呢?

我认为他在玩弄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制造困惑的方法。这就像老和尚去揍小和尚一下,突然从梦中惊醒了。他竟然向我开火了,他连这种事情都做得出来,就证明他可以随时向我开火。天哪!我得和强者在一起,我就加入他吧!这样就完全改变了他的一个心理期待,就这样一轮火炮的射击改变了日本的历史。

这是这样的一个案例在历史上使用的具体鲜活的一次体现。被逼急了,这一招也是可能有用的。

四 总结

好,那么整本书它的内容是从一些相对抽象的问题出发,然后进入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的。之所以大家陷入了这样的一种生活中的困境,而没有办法跳出这种生活的困境,从形式科学,特别是逻辑学和数学的角度上来看,是大家陷入了一种群的思维,而且没有用类型论的方法来对自己的这种思维进行拔高。

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形式科学的角度来思考,为什么这种困境会产生,背后的一些形式科学的道理。

有人就说了,我在理论层面上想明白了这些道理,为什么我在实际生活中还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困境呢?那是因为有一些心魔在起作用,导致了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这种困境,因为它们都对于当下所看到的思维框架采取了全面肯定的态度。

那么怎么样使得大家能够走出这样的一些思维框架呢?我这里提到的技巧当中的一个重点是放在框架置换上的。

那么讲到这里的时候,我要提出,这本书里面提到的很多的方法的一个要点是,你一定要对陷入困境的这个人他本身的思想背景要有一个了解。出奇制胜是打破对方思维框架的一个基本的法门,但要做到出奇制胜,就一定要了解什么事情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比如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只能用一次。第一次对付司马懿是有用的,没有人对司马懿用过这个计策。然后你第二次对司马懿使用空城计肯定失败。但是如果你是诸葛亮旁边的一个将领,你不知道诸葛亮曾经对司马懿使用过空城计,你还糊里糊涂对司马懿使用空城计,你就倒大霉了。不是说空城计本身是错的,是你没有做好功课。

另外这本书的结尾也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如果在国际的争端当中,这种心理的技巧的使用是不是有用呢?我认为一定程度上可能是有用的。你通过一些思维框架和语言框架的置换,能够让对方觉得有面子,很可能双方的冲突都能找到台阶下,问题也都解决了。

但是它的使用是有界限的。第一种情况就是对方也是玩这些技巧的高手。如果双方都有智囊团,都是司马懿对诸葛亮那个水平的,那么弄不好你的招数对方都已经预料到了,所以他可以见招拆招,这件事情就很可能导致你的招数全部失效。

第二就是这本书反复向我们灌输的一个想法,就很多问题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你如果不把目标定那么高,本来就没有这么个问题了。比如,你一直觉得你自己生意能够做得很大,然后能够成为中国首富。你觉得中国首富一共才几个?你把目标定得小一点。

但是有些人他碰到的问题不是伪问题,是真问题。比如有些朋友他在疫情的时候可能工作不太顺,钱就来得不多了,然后房东的房钱就没办法付了,这是真问题。

国与国之间有时候的争端是伪问题,就是为了晚餐吃完以后还要吃块甜点,有人说这块甜点是你的,另外一个国家说这块甜点是我的,然后就打起来了。但是有时候两个国家打仗,真的是为一些很重要的资源,比如这块油田或者这某一条河流的控制权,这些问题它就不是伪问题,如果我们碰到了这些和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的时候,通过思想工作是不能够解决的。

第三个就是这个问题解决的界限,是有些人他不愿意接受问题的解决方案。他不愿意接受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有不同的情况,就有些人固执到底,他已经不认为自己陷在问题之中了。就像有些人喝醉了,不愿意说自己喝醉了一样。

另外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有些人,甚至是有些集团,他有足够强的实力,他不愿意和别人协商,他可以通过足够强的实力把对方消灭掉,通过消灭掉对方来解决问题。这在人类的战争史上也是经常出现的。

所以我最后要向大家提一个醒,就这本书所提出的所有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它主要是是适用于那一些庸人自扰,想出了很多很多的困扰自己的问题,尤其是特别所说的“乌托邦症候”的这样的患者,也就是说帮他们消解问题,然后人生可以回到一个更简单纯粹的一个环境中。你把很多问题消解了,你就觉得人生变得更加简单了。

这并不是说你人生当中的其他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消解。有些和自己的基本生存、基本工作有关的问题,你还是要想办法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解决的。

好,那么对于《改变》这本书的介绍就大致到此为止了,也感谢广大听友的收听,希望大家能够活学活用这本书的一些方法,让你的生活出现一些让你满意的改变。好,谢谢大家的收听,我是徐英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