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亲子教育虎妈猫爸,我们来聊聊教育这件事

你怎么总是忍不住提醒孩子?

2017-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彩虹心理频道

嗨,我是一位二胎妈妈,也是一台“复读机”。

为什么我要说自己是复读机呢,请耐心往下看:

星期一的早晨,本应和往常一样,是急促而又忙碌的时刻,但我看家里其他人一个个好像都不着急似的,慢慢悠悠地做着各种慢动作。我不停地边看时钟,边将时间与要做的事情进行比较和计算。

然后,我体内的“复读机”模式便自动开启了——

“别忘了带作业。”

“把作业放包里吗?”

“作业在包里呢吗?”

“作业都带好了吧?”

你绝对想不到,我为了确认同一件事能变换多少种说话方式和语调。

到底是什么把我逼成了一台“复读机”?

孩子们总是提醒我注意这个问题。

最初他们说我有这个毛病的时候,我还真有点生气,因为我没觉得自己是这种啰哩啰嗦的人。

但是,随着后来总是能听他们说:“妈妈,你已经说过”,我才开始注意这个问题。

每每到那时,我都会停下来,深呼吸,冷静头脑,分析我内心的感受和周围发生的一切。

没过多久我就意识到,每次在我不断重复某件事的时候,都是因为——恐惧

❖ 害怕孩子会忘记带作业(而在学校受罚);

❖ 害怕时间不够用,临出门时孩子会觉得过于匆忙;

❖ 害怕孩子会犯错误;

❖ 害怕孩子会被嘲笑;

❖ 害怕孩子会做错题;

❖ 害怕孩子会做出坏的选择;

❖ 害怕孩子会失败;

❖ 害怕孩子没能掌握一技之长就长大成人。

所有这些担心、害怕和焦虑,归根结底都是由恐惧引起的。

再多的提醒都是无用功

恐惧这个词也可以用“焦虑”、“担心”或“担忧”替代。

不管用哪种表达方式,它们所蕴含的基本信息都是相同的:“如果我能再重复提醒一次,他们将避免【这样或那样‘可怕的’后果】。”

也许你也像我一样。

也许你并没意识到自己经常重复说着或做着某些事情;也许,你的重复形式更加微妙:为孩子做清单、图表、文字等提示,或什么也不说,直接上手去做,所以也就用不着他们费心去记住了。

不管是哪种方式,你都不得不承认,重复提醒十有八九都没用。

为了怕错过公车,你拼命催孩子穿好衣服出门,可结果是,他们走路的时候会身体后仰,仿佛脚下生根,移动速度比平时更慢。

为了怕孩子忘记带齐作业,你反反复复地向他询问确认,催他马上行动,结果不但会让房间里的气氛紧张尴尬,最后还很可能让孩子感到烦不胜烦,忍不住大喊:“好啊!你看着啊,我把作业放书包里了,现在满意了吗?!”

作为父母,您的工作是在孩子发展独立性,学习新技能时给予指导、帮助和支持,成为他们心目中无所不能的解决问题的专家。

给孩子不唠叨的支持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不再继续扮演只会重复提醒的“复读机”,然后进入到全新的睿智支持模式,可以按下面这些方法去做:

审视恐惧

对你的身体、思想和感觉做一次心理扫描。发生了什么事?你感到匆忙、紧张、不知所措吗?你想象的“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它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在你又忍不住想重复之前,花几分钟把这些问题都过一遍,让自己冷静一下。

组成团队

与其对孩子唠叨不休,倒不如和孩子敞开心扉聊一聊。把你所有的担心和顾虑都放在桌面上,摊开了讲,并听听孩子的观点。这种做法说起来容易,但真要做的话可是极具挑战的!但无论如何都请记住,你的重复和絮叨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只有当孩子有机会参与制定解决方案时,他们才更有可能“照章办事”。

悉心教导

分解任务,并确保你的孩子理解,并能够完成每一步(即使最开始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也无所谓)。顺藤摸瓜,一步步找出问题所在,共建系统,简化程序,提前做好计划和组织。

退后一步

这可能是整个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你一定要对孩子有信心,坚信他们能按说好的一步步完成。这时,你内心的恐惧会告诉你,“提醒一句!就一句!只为了保证他们不会失败”。无论是困难的工作还是经历失败,对孩子来说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有了您的支持和你们共同制定的系统规则下,尽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孩子独立完成,并有机会向你炫耀他们的成果。

表扬过程

孩子的表现总是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他们难免会丢三落四,弄得乱七八糟,浪费时间或最终失败。但这并不能说明孩子不行,或者你就必须重新回到反复提醒的状态;相反,你应该借此机会鼓励孩子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创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或修订旧方案;你还应该借此机会突出他们的成长、进步和收获。

你现在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你不必为了让自己少提醒,而逼着自己变成冷漠、疏远、甩手不管的家长。你当然可以在孩子发展自身独立性的时候保持参与和给予支持。

比如,可以这么问:“你这些作业打算怎么完成?怎么安排的?”或者“你把闹钟上到几点?”要点是保持谈话的开放性,而不要让恐惧控制你。

有时候,尽管退后一步是能够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好办法,但也请记住,有时候,孩子也需要从你这里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那也没问题。

这并不意味着你家孩子未来就会变成自理能力差的“巨婴”或“啃老族”。

在孩子身心准备好之前,强迫他们独立,拔苗助长,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孩子生来就需要依靠父母。你要做的就是营造一种氛围,让孩子有足够的自信去尝试,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