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消费心理学:损失规避

2018-06-09  本文已影响537人  天真烂漫的孩子

概念:损失规避

得到的快乐其实并没有办法缓解失去的痛苦,心理学家把这种对损失更加敏感的底层心理状态叫做损失规避。
甚至有科学家研究出来,这种损失所带来的负效用是同样收益所带来的正效用的2.5倍。

案例:

场景一

老人家想赶走来公共草地上玩耍的小孩子们,于是先后给出10块糖、5块糖、1块糖。最后小孩子们虽然能得到1块糖,但被拿走9块糖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拿到1块糖的快乐,于是小孩子们再也不来草地上玩耍了。

场景二

买家:这家具多少钱?
商家:2000元,另加20元运费
买家:神马?这么贵的家具竟然还要收运费!!!

你换种说法试试看~家具2020元,自己提货再便宜20元。
买家:还能减20元,太划算啦!

家具商场要收取20元的配送费,直接收取会触发消费者对于损失的厌恶心理,可以换种做法,将20元的配送费增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如果不需要配送,还可以便宜20元。

场景三

消费者买家具时,会担心坏了怎么办。可以换种做法,提供7天无理由退换,消费者购买回家后,如果不是因为商品质量有问题,来退货的人是寥寥无几的。

场景四

消费者很喜欢你们的沙发,想要买,但是家里已经有了一个,丢掉太浪费了。你可以提出以旧换新的服务,旧沙发低值800元,这比你直接在沙发上打800块钱的折扣,对消费者来说更有诱惑。

小结:优化策略

第一,用换购(以旧换新)的方法来替代打折的方式。

第二,用获得的表述框架来替代损失的表述框架。

第三,条件成熟的时候,你说不定可以试着大胆推出无理由退货服务。

得到100元,可以弥补失去100元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