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故事

读懂这一条,你将领先别人4年

2017-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非你莫属陈鹏飞

这是小飞哥的连续第84篇原创文章

01

今天看到一组数据,忍不住想说几句:47%的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持续时间不到一年,有四成的毕业生盲目择业。

麦可思的调查也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41%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98%发生过主动离职。

在这两个调查中,离职的主要原因均依次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薪酬福利偏低、选错行业或职业。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年长的前辈和我们年轻人说:“年轻人,有年龄优势,多做点事情,多经历一些事情,然后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再好好做下去,多去试错”。

02

今天我要谈的就是“试错”。

“试错”对吗?

“试错”一定对。

我们就应该“试错”。因为只有“试错”之后,我们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或行业。有时是我们主动去“试错”,有时我们是被动去“试错”。

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飞哥我认为只要在犯错后有反思,有总结,都是好的“试错”。

03

邓爷爷有一句话叫:“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不过经过我的观察,结合上面这组数据,我有了新的见解:

我们作为大学生或者毕业几年内的人来说,“职场通道”上的不断试错,无疑是为了让我们找到最喜欢的工作。

为了这个工作,我们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有的人可能是1年时间,有的人可能是三年,五年时间。

虽然,我们有年轻的资本,可以去不断地“试错”,甚至没有什么压力。

反正年轻嘛。

这个工作不喜欢,那就换一个呗。再不喜欢,再换一个。

我认识一个毕业1年半的人,她毕业后到现在已经换了3个工作了。

理由是“我都不喜欢”。

甚至,我认识一个人,1个多月内换了3个工作,理由是“被人忽悠了,幸亏及时出来”。

04

“年轻人要不断试错,这句话是有前提的”。

前提是你知道你需要什么?

你知道你喜欢什么?

然后在这条路上去“试错”,这样的“试错”对我们是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很多同胞们,往往是在追逐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去“试错”。

这就导致5年后,10年后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

05

简单总结一下,年轻人“试错”普遍几个心理:

001内心,比较浮躁。不喜欢,就甩手不干。

002真觉得自己有年轻人的资本,愿意去挥霍。

003“试错”时,发现新的机会,马上跟上。

004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

005有贵人相助,走上正途。

最可怕的是:

006不去“试错”,小富即安或自暴自弃。

飞哥认为以上几种心理状态是我们年轻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我们为什么要去职场上“试错”?而不在大学里“试错” 呢?

飞哥我认为,在大学里“试错”是最划算的。

第一、没有就业压力,生活压力。

第二、大学,是我们从学生到社会人的一个过渡期。

第三、大学同学相对单纯,更容易结交战友。老师也热情排忧解难。

最后,飞哥的结论是,我们应该“试错”,而且勇敢地去“试错”。

最好的“试错” 环境是大学中。

尽量在大学里就把该犯错的错误都犯了,省的在职场上去犯同一类的错误。

可喜的是,如果你在没毕业前,就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