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10】日记:参加一次线下写作活动的感悟

2023-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清风翻书

来大理之前,因为朋友推荐,关注了一个大理文化生活讯息的公众号。公众号中发布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非常打动我,于是决定在大理多滞留两天,感受一下这里的文化氛围。

第一天,选择了一个心灵写作的项目。心灵写作是这两年才兴起的一个概念,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心灵写作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就是通过书写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情绪流淌,来关照自我,发现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也叫“疗愈书写”。

并不是所有的写作都是心灵写作,只有当你静下来观照自己的内心,真诚地面对自己的过往,倾听内心真实的想法,专注自己的困惑,写出来并能帮助自己解惑的写作才是心灵写作。

通过线上报名,我链接到了这场活动的组织者平平。平平先是在微信里和我聊了一会儿,了解了一下我的情况,做了简单的沟通,愉快地约定了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因为第一次参加这种免费的公益活动,我不了解活动的模式,就想更多地知道自己需要准备一些什么?平平很轻松地对我说:“带着一颗愉快的心就好啦!”

于是我很轻松地带着自己和一颗愉快的心来到了洱海边。天空和洱海很蓝,云彩和海鸥很白,一路上旅拍的人儿很美。可是说实话,以我对组织一场活动的标准来评价,平平的组织很不到位。

先是找不到地方,按照平平事先发的定位,车显示已经到了,然而步行导航却还很远。这里的地形稍有点复杂,我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东西南北走了四方,终于听到平平欣喜地叫我的名字,原来就在眼前。

然后大家聚齐后,平平说,这还不是我们最终书写的地方。她给本次心灵写作的定位是“自然”,所以我们要走到自然深处去感受。于是,一行八、九人又顶着当空的烈日走出去一公里多路。

终于到了洱海边的一块草地旁边,平平说就是这里了。我有点傻眼,作为北方人和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胖子,我从来不坐地下,还是潮湿的草地!对我来说,这不是心灵写作,这是在考验我的身体。

幸好有一位同来的大姐带了一块草地垫,可以坐下好几个人,但我总觉得地下是凉的,我害怕腰痛,不敢坐。幸好,看到有一棵树边有一块破烂的木板勉强能坐,但对如此组织活动不免有些腹诽。

有同行者和我有同样的想法,直接问平平:“为什么不直接定位到这里来呢?”平平说:“这是我特意安排的,当我们一路走来,对自然有不同的体验,可以写下来每个人此时真实的想法。”

哦,原来如此,好睿智的姑娘!制造一些小插曲给你带来内心的困惑。平平接着说:“我们平时做一件事,总是习惯于直奔主题,那么,当有一些变化才能看到你想要的时候,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我的内心深受触动!这就是无论网络如何发达,但人们依然需要近距离接触的最真实的体验了。当我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到每个人,从外形、穿着、走路方式、表达方式等等方面,就会比在线上有更深的感受。

每个人都写了一段话,短短的时间里,大家都写出了当下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且体裁多样,有散文、诗歌、随笔。随后,大家朗读了自己的文章,又分享了各自的思考。

讨论很热烈,平平把控现场的能力也很强,她自我介绍说她组织这种活动已经好几年了。原来不是她缺乏经验,而是我这个套中人的视野有限。

时间过得飞快,说好两个小时的活动,转眼三个小时就过去了。对于这次的体验,我感觉收获满满,突破了自己为自己框定的视野盲区,听到了他人丰富的故事,看到了更多不同的存在。

虽然这一次活动对我来说,还不是真正的心灵写作,也还远达不到提升认知层次的目的。但至少我认识到了,无论现实多么复杂,都需要从“我们”中找到“我”的存在,也就是自己心灵的位置。

杨绛先生在《100岁感言》中说:“我们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在喧嚣的尘世中寻找心灵的宁静,才是为心真正找到归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