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透视一本书?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有时拿到一本书,翻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书中在讲什么? 有时,当有人问起某某书讲的是什么、怎样时, 即使这本书自己之前读过,也一脸茫然。之前,我觉得这和自己的理解、记忆,表达等能力有关。最近阅读发现,这也和自己不懂阅读规则有关,《怎样阅读一本书》中曾谈到了透视一本书,阅读中发现,如果学会了快速透视一本书,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前面的类似问题。
那如何透视一本书呢?
1.概述阅读法
简单来说,拿到一本书,不是没有目的地翻翻,也不是埋头细读,而是先总体浏览全书,了解要点,然后用简短的语言说出整本书的内容是什么。
如何检验我们能否做到呢?
作者提到,我们必须能用几句话,告诉自己,或别人,这本书在说什么。如果我们说的太多,表示还没有讲整体的内容理清。
如何做呢?
很多书,我们在购买或者阅读的时候,会看到内容提要、要点说明等,这也可以做为参考。
不过有的书籍,尤其是比较专业的书籍,可能会比较多,我们可以参考章节要点或者目录说明,快速阅读提炼总结。
这让我想到了一些视频节目,类似三分钟看电影之类的,这些博主仅用三五分钟就将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甚至更长的影视解说出来了,关键还十分生动有趣。所以,这方面,我觉得他们是不错的老师。
不过,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概述的方式、突出的要点可能各有不同。
2.梳理全书的架构
看到这样一个比喻,一本好书,就像一栋好房子,每个部分都很有秩序地组合,可读性高的作品,通常达到了建筑学上最完整的整体架构。
所以,梳理全书的框架,就类似于我们先去看看整栋房子的格局结构,有助于我们做整体判断,而不是一会儿看看阁楼,一会儿瞅瞅下水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后连自己都忘记看了些什么,关注的重心在哪里,更别说有条理分析判断了。
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书中的目录大纲去梳理,不过,有的书籍,目录都好几页,还有些专业的书籍,目录不仅多还可能不是很理解,脉络也不是很清晰。
作者建议,我们可以运用归纳法,整合书中的内容,先完成要项的刚要,再补充次级主题。我们用不着一一对照书中的章节来归纳整本书的框架,可以在浏览要点后,理出自己的框架,去对照调整。
3.发现作者的意图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每个读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有自己的目的,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问题去发掘。书中在透视一本书时,可以带着问题去发现作者的意图。
如何做呢?
文中总结了两类我们可以通用的问题公式。
理论类:某件事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与其它类似事件有什么关联?如何发展的?
实用类: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获得?
当然,这些问题不可能穷尽,但是可以启发我们根据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去思考从而发现这本书将要解决的问题。
如此,当我们通过概述法了解了书中的要点,通过梳理框架理清了全书的脉络,通过主动提问理清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快速并且目的地了解了书中的要点和全貌。相比,没有方向地翻翻,会少一些茫然,也更能清晰地判断是否继续读下去。我想,这也可以用来快速地回顾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