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读完一本书乐读创业社书评总集-131周

个人管理的战略

2017-02-06  本文已影响73人  颜小婧

一提到战略,你是否有懵圈的感觉?
嗯,我也是。
以往我会用做产品的方式来理解和解释战略和竞争相关的内容,而今天用“个人管理”来进行解释。
因为你可能不是做产品的,但是“个人管理”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并接触的部分。
“个人管理”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让你成为更好的你。


下面我提到的大部分理论来自于《战略的本质》一书,这本书在描述战略的类型、理念、执行上比较有条理。
虽然中信出版社这版里有些许别字。
《战略的本质》将战略分成了五型,你可以理解为五元色。

01 经典型

我们最经常听到的三年计划、五年规划,都属于经典型战略。
这类战略也是被讲述最多的。
你需要有个未来的明确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分解、制定相应的子目标以及对应的行动计划。

我本人是没有做过三年计划、五年规划的,因为我觉得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今天早上无意中看到一本书的介绍《记事本圆梦计划》,上面提到可以使用人生金字塔和未来年表等方式进行个人管理。
其实这就是一种经典型战略的方式。
还有《自控力》中提到,你需要去想象未来的你是什么样的,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些都属于经典型战略的做事方法。

其基本的过程就是:分析->计划->执行

02适应型

通过寻找新选择不断变化经营方式,并从中挑选最有希望成功的方式,继而对其拓展,接着重复这个过程。
适应型对于做产品的人很熟悉,其实就是快速迭代。
选择->变化->推广->选择->变化->推广->选择->变化->推广->……

这种类型的战略适合于你知道自己想要做些事情或者说想要做些改变,却不明确要做什么。
比如,你已经很厌倦现在的工作了,但是又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觉得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但是什么又都不想做或者说不敢尝试。

年初参加的一次线下聚会上,在听了几个美女的创业分享后,有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
当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全身心的投入,不知疲惫,那你就是喜欢做这件事情的。
后来,我又补充了一点。
当你不知道想做什么,或者想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不要怕,先去尝试。
你只有试过了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合适,是不是喜欢,重要的是开始,而不是犹豫。
当你开始后,你就会发现一切都不难。

适应型战略讲究的就是不断的试错:总结,调整,再尝试

03愿景型

在某些环境中,一家公司就可以创造或再创造一个行业,并凭借这种力量让未来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当你发现某些行业的大趋势、独立的突破性技术、客户始终无法满意、潜在颠覆者的活动,那么就可以开始参考这些信息建立愿景了。

愿景型战略适合以下几种场景:
你想要考取某项资格或者证书
你想要环游世界
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
愿景型战略与经典型战略的不同在于,你很清楚最终的美好画面(结果),但是怎么去的路径并不一定很清晰,其中的艰难险阻(环境)也不清楚,你要做的就是坚持。

愿景型战略的步骤是:设想->构建->坚持

04塑造型战略

让其他利益相关方参与其中,在合适的时机达成一致的目标,创建出一个能够运用影响力发挥最用的平台,最终通过增大规模,保持灵活性将这个平台升级。
塑造型战略讲究的是与外部合作。

你想要让自己变得更专业,可以选择自己单打独斗的去学习,但是也可以选择参加某些学习小组。
互联网的发展,认知盈余的产生,这些都对我们采取塑造型战略提供了有利环境。
我之前因为种花,结识了很多专业的花友,大家在网上交流,在线下分享。
我们可能无法自己去搭建一个平台,但是我们有很多的平台工具:QQ群、微信群、各种App……
这些对于我们个人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塑造型战略的理念是:吸引(加入或组建小组)->协调->发展

05重塑型战略

当企业因为战略与环境的长期不匹配,或者遭受企业外部或内部的冲击,需要重塑活力与竞争力。
近几十年来我国国企一直在讲“国企转型”,其实就是在执行重塑型战略。
这个战略的执行分成三步:发现环境恶化->节约开支(裁员)->选择新的发展战略

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到了要改变的时候了?
发现每次升职加薪都没自己的份?
发现自己每天都过得碌碌无为?
发现自己都不喜欢自己了?
当你发现自己需要改变的时候,就该采取行动了。

你想要省钱,首先需要知道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同理,你想要做时间管理,首先需要知道你把时间都用到哪里去了。
有很多方法和时间可以用来做个人的时间记录,比如艾力的金币法,timetracker……
然后你通过分析得出自己哪些方面的时间可以去除,有没有可能把几段零散的时间重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

在第一阶段的时候你就需要考虑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了,它可以是美好的愿景,也可以是某种不确定的想法。
然后在第一阶段做时间重组的时候,就可以顺带着将这些考虑其中。
在第二阶段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以上4种战略中的某一种具体开始就可以了。


然而,我们会发现现实生活比书本上的理论要复杂的多。
因为环境是多变的,多维的。
你没有办法只站在一个角度去思考。
所以,在真正执行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战略。

《战略的本质》称其为“双元性”创新。
它不是另外一型的战略,而是将上述5型战略综合应用。
你可以遵照经典型战略定义自己的三年计划、五年规划。
然后在子目标执行的时候,分而治之。
就好像邓爷爷提出“一国两制”,你可以进行“目标多战略”。
不同的子目标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战略。

比如你的经典型战略想要在5年内成为行业专家。
那么你可以采用愿景型战略去规划取得专业资格,采用塑造型战略去加入圈子,采用适应型战略去学习各种知识。


你看,不知不觉间,你将企业战略应用到了你的人生战略上了。
其实,一个企业的经营与一个人的经营是类似的。
虽然我说这话没啥底气,毕竟我没有参与过企业经营。
但是看上去是一致的。
我们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运用经营企业的方式,也挺好。

这是小婧今年看的第4本书,分享给你,希望你喜欢。

小婧是一名行走在产品路上的资深业务分析师(BA),如果想与我同行,就请关注我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