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话

2019-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Erin棋落

周末去上photoreading课程,收获很多,同时也反思了很多内容,关于说话、关于学习以及关于能量与行为。因为一些小故事,所以先聊聊说话这件事。

正向表达

石森老师是能量场特别足的一个人,上课的时候她提到每个人每天要和自己说3万字,而且大都是负能量的话。听得时候一笑而过,没有太大感触。晚上和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说到自己当天上课的一些小情况,说到自己不好的时候,总有人符合说“我也是,我也是”。大师兄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并提醒了我们,才突然意识到,真的是这样的。

很多时候,我们太习惯于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当别人提到优点的时候,我们会赞同别人,却很少说自己也是。当别人提到自己缺点的时候,我们却很容易的说:我也是,我也是。仿佛优秀是别人的事,而自己只愿意接受自己的缺点,很容易和别人发生共鸣。

事实上,从心理学和灵性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看到的别人身上的优点,自己也都有。这句话不仅是适用于缺点,优点也是的。

所以,讲话的时候不妨多说一些正正向的,多看一些自己的优点,对自己多一些认同。要知道,思维、行为、情绪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说话三思

周末因为工作加班的事情,和同事进行了沟通,问了另外一个同事几个问题。当时在上阅读课,还给同事说明了这件事。当时,没有想什么,后来突然觉得,自己在上课,别人在加班,然后自己还坦白的告诉别人,好像不太好。

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想起金老师讲课时候说的他说话“三思”,开始只想起来两句,后来同学给补充全了这三句。之前不甚明白,后来发现这三句真是很经典的内容。

非要说吗?

能不说吗?

说了别人会怎么想?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再度认真思考了这三句话。后来和一个朋友说起,说“不解决问题的问候都是耍流氓”。虽然场景不对,故事不同,莫名其妙的却觉得这句话很对。

当然,凡是没有绝对。很多理论的应用都是有条件的,比如节假日的例行问候还是很重要的,毕竟这代表着关心和祝福,是弱关系联系的纽带。然而有些时候,比如家庭、工作一些琐碎事,能不问还是不问了,尤其是当自己帮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所以,能不说吗?说了别人会怎么想?实为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去掉情绪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与人沟通交往,还是需要柔和一点,用别人听的懂的话,用别人听着舒服的话,略微委婉一点,柔和一点。况且,沟通的实质是以别人听懂为准的。

当和他人的沟通,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消除掉情绪之后,便只剩下了事实,用事实来交往便轻松愉悦的多。

所以,即便是日常说话的时候,还是要走心,用心和别人交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