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凭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人家是官四代,不挣钱也能过好日子
陶渊明的家族显赫一时,他不需要为一个职称点头哈腰。
陶渊明家有良田数顷,不需要为工资生计发愁。
陶渊明是士族出身,不屑于对一个寒门子弟低头。
陶渊明有自己热爱的生活方式,不愿意为别人的眼光迎合。
这才是陶渊明历来为古人推崇备至的原因。
《晋书》上说,陶渊明本是彭泽县令,有督邮前来视察。陶渊明的下属对他说,上级来视察工作了,您那衣服脏兮兮的有点不像回事。最好换身衣服,穿戴整齐,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去接待上级。
然而奇怪的是,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于是辞官回家。从职场礼仪上来讲,陶渊明的下属提的建议没毛病,上级来考察,换身干净衣服,很正常。
陶渊明为何如此反感?
刨根问底,就能发现,陶渊明真的是有恃无恐。
他的曾祖父陶侃,曾担任太尉,那是手握重兵的一品大员。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郡守,镇守一方,很有实权。外公是当时的名士,受人尊崇。如此来看,陶渊明的家庭条件相当不错。
纵观陶渊明一生,可以发现,他曾三次当公务员。
第一次,28岁,陶渊明担任江州祭酒,后担任主薄。江州祭酒是啥官?那是副省级干部,职称上比他老爹都高。但他不喜欢官场风气,很快辞职了。
第二次,33岁,荆州刺史桓玄请他当幕僚,可以理解为谋士,属于核心圈子。由于母亲病逝,他回家守孝。
第三次,39岁,首都的镇军将军刘裕,请他当参军,相当于军事参谋,地位也很高。一年后,他申请调任到老家彭泽当县令。县令这个职位不要小瞧,其业绩压力小,在地方上受人尊崇,是一个相当抢手的职位。自古以来,大家都说“县太爷”,其他职称可没有这个尊崇,可想而知,这个看似不重要的官是有多重要。
然而就是这么个抢手职位,陶渊明做了不到三个月,又辞职了。过起了山水田园生活。
这也幸好他们家族家世显赫,不指望他养家糊口,如果平民家庭里出来这么个角色,父亲和爷爷,非被气死又被气活过来不可。
这背景,后世文人太羡慕了!无他,可以过上自己喜欢的向往的生活,我行我素,不用操心社会舆论,不用担心家庭重担,不用担心买车买房没钱,不用担心娶不上老婆,怎么开心怎么来,这简直就是神仙生活。难怪连诗仙李白都对陶渊明赞许有加。
如果他想当官,可以说,那就是一句话的事,分分钟工作就安排好了,还是有编制的那种。如果他不想当官,得嘞明哥,随便了您呐,啥时候想回来说一声!
就是这么任性和个性!别说古人羡慕,连笔者都酸了!
那时候等级分明,士族和寒门接近于两极分化。陶渊明家族经过几代人兢兢业业的努力,已经是明显的士族。然而那时候寒门正在崛起,向士族挑战权威。
可以猜测,陶渊明是看不起那些寒门的,或许前来视察的上司,就是一个寒门。他想着自己家世显赫,想着在地方上自由自在,再也不受约束了,结果还是有跳梁小丑过来耀武扬威一番,得,老子不干了!
其实这也正常,别说东晋,连大唐诗仙李白,都会来一句“我辈岂是蓬蒿人”。平民的地位,在古代何时曾显赫过了?当然,乱世除外,毕竟乱世出来的刘邦、朱元璋等人,一步步经过努力最后得到了帝王宝座。话说回来,他们的江山稳定了之后,士族和平民的身份,就又开始分化了。
我们没必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理解古人的思维。说不定我们放在当时那个场景当中,也是一样的思维逻辑,这是时代赋予人们的意识,而不是单单依靠个人主观能动性所能突破这个禁锢和约束的。
然而陶渊明大人,能够爱我所爱,说辞职就辞职,还是让人羡慕不已。毕竟,大多数人,如果没有工作,都只能吃土、喝西北风,一家嗷嗷待哺的儿女,会让自己不得不再次鼓起勇气出去搬砖头养家。你说,这么任性,谁人不羡慕?
当然,数年之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也没有了最初的风光。他开始喝劣质酒,和平民一样穿布衣,盖的被子都该洗了,但是他没有去买洗衣粉,种的皂角树上面的皂角,还没到结的时候。
有跪舔狗认为,那是陶渊明怡然自得、贴近群众的体现。与其这样理解,还不如认为,陶渊明性格清高,不喜欢出去打工,更不愿意去主动适应官场那一套。人家本身就是一个高冷的才子,性格刚直,不愿阿谀奉承。这种人注定是一个文学家,而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他不是不会圆滑,只是不屑圆滑。
欢迎朋友们关注新语说古今
看更多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