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读书营剽悍读书营八连【读书复盘】

21天|遥望组合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2018-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她们都叫我老王

【Day11】今日阅读《哪有没时间这回事》第二章

作者已经帮我们列出来要复盘的内容了,看看自己能复盘多少!

作者的九个问题(详见图片):

1,本书第一章内容主要应对碎片化时间;本章内容主要应对碎片化信息、事情和想法。

2,应对第一种碎片我们使用时间段清单。

3,应对第二种碎片我们使用碎片清单和每日任务清单。

4,①明确要做的事;②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放入你规划好的时间段中;③列出每个时间段的动作清单。

5,早上的时间由于相对完成,不易被打扰,所以可以去处理一些比较复杂重要的事情或者是让自己感到困难、不太情愿去做的事情。

      晚上则尽量安排放松愉悦的事情,比如适当消遣、亲子时间、与家人(妻子、父母)沟通、阅读等。还有计划好第二天一早的事情。

6,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太过严格的时间安排(比如以小时为单位计划事情)以及太过苛刻的任务计划,都不是顺应人性的事情。要做到自然地完成事情,时间段和相应任务的计划应“八分饱”,避免带来焦虑感。

7,碎片清单就是我们的鱼池,而每日任务清单就是我们从鱼池里捞出来的鱼,先宰杀哪条要看鱼本身,也要看我们的心情。

8,碎片清单就是一个“大口袋”,有什么信息、事情和想法出现了就丢进去,然后可以暂时不去想它,而是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当在合适的时间再去思考它、处理它。它也是我们打发碎片时间最好的工具,感觉“无事可做”时就是我们翻阅碎片清单的时候。

9,打卡和写日志是“坚持”的表现形式。

我的另外一些感悟:

1、不走神是不可能的,那么就要及时把走神的内容记录到碎片清单中,然后我们“监督者”提醒“执行者”回到现有的事情中。

2、顺应人性。作者举例了区分任务轻重缓急的四象限和番茄钟的例子,质疑了“神”一般大师的做法,他们的理论可能有时候一点都不接地气。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

3、打卡和写日志是很好的复盘形式,可以借鉴到生活中。尤其在养成一个新习惯时。

4、不要让碎片清单中的内容积压过多,会形成焦虑。要定期整理,适当增减。

5、想在哪个方面改善就积累这个方面的碎片经验,积累多了就变成宝贵的成就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