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
从香山回来,我妈突然提议去扫墓。这可能是她长久以来的心愿,但是从没赶上过清明节,也就作罢了。既然这次她提出来了,也不是什么难以实现的事情,那就满足她的愿望。
从顺义到太子峪,六七十公里路程。基本上算一次长途跋涉。我们从稻香村买了几样简单的点心,带了几样水果就出发了。
五环上险象丛生,各种事故频发,以至于十二点钟才到。家人的墓地在山顶,我和我妈拎着水桶、大包小包,气喘吁吁地登了顶。
和香山一样,到处都是残雪,每个墓碑前面的石头台上都厚厚一层,从来没有这个季节来过,倒是别有一番景象。
这样看来,古人把祭扫的清明节放在春天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大雪封了一冬,春天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确实需要好好整理打扫一番,顺便祭拜、祈福一下。
我有几位亲人,都长眠于此。随后又分别去看了看他们。很多往事涌上心头,有点百感交集。不知道他们在那边好不好,人世间的苦是不用再吃了。
下山返程的时候,看到路标有卢沟桥的指示。看了一下导航,只有几公里的路程,我提议去看看卢沟桥,我妈也表示赞同。
以前来扫墓,路过过几次卢沟桥,从来没有进去过,之前跟唐工提议过一起来趟卢沟桥,唐工兴致不大,说小时候学校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来过,没什么意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9990/835c0244411d553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9990/7ca1acf405f446f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9990/03c2c05fb8a530f8.jpg)
卢沟晓月作为燕京八景之一,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保留较好的自然景观。虽然我跟我妈这次成行,并不可能等到夜晚时分赏月观景,但在白天身临其境脑补一下应该也不错。
走到桥头,看到一段保留完好的老桥面,历史的沧桑便扑面而来。桥头的碑亭里有乾隆御笔“卢沟晓月”。
我们迎着西下的太阳而行,天空湛蓝,远处辽阔。桥下的水面闪着粼粼的波光,只有边缘还有没来得及融化的冰。
柱子上的狮子,和从小到大在电视里看到的一样,数也数不清。只是身临其境的时候,大多数的石狮子,经过八百年的风化,石头都像融化了一般,失去了轮廓。再加上抗战时期的枪林弹雨,更是面目全非。
我们在桥上走了一个来回。远处高楼林立,现代化城市和一座八百年历史的古桥遥遥相望,这种对比和反差,竟有些震撼。
下了桥,和桥头正对着的,就是宛平城。这个名字听说过很多次,但没想到,是一座保存很完整的古城的模样。东西两座城门,西门为威严门,东门为顺治门。城内只有一条主路,两侧是跟大多数景区一样的商铺。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9990/bdcd58a4d81624e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9990/a6dc76b604f58b7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9990/0c753d31f1ee041f.jpg)
在古城的正中央,是抗战纪念馆。对于卢沟桥和宛平城来说,这段历史大概是最值得纪念的一段。
我说为什么日本鬼子要选择从西面进攻北京呢,我妈说,四面八方都打不进去,就这里失守了呗。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如果真是这样,对于宛平人民来说,也是一段屈辱史吧。
返程的路上,我妈又说,能到qin城监狱去看看就好了。我真是大惊,说那种地方可不接受参观。然后我又问她为什么想去那里?
我妈说,qin城监狱从清朝就有,民国时期也一直在用,一直到现在,是个百年老字号。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