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2021-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曦妈妈爱读书
苏轼说,“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历经艰险回到祖国,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这句话。
1935年8月,在导师的推荐下,钱学森启程赴美,开启了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研究院攻读航空硕士学位的学习之旅。
1936年,钱学森取得硕士学位后,赴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世界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
1939年,钱学森获得航空科学博士学位,数学科学博士学位,数学与航空学的结合促进了他在科学领域的创新。
1946年,钱学森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航空系副教授,1947年,他被破格提升为终身正教授。
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学森夫妇喜极而泣,他们准备回国,实现自己留学报国的心愿。
但是,美国军方却发出威胁,当时的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丹尼尔·金贝尔甚至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
随后,钱学森夫妇被软禁。但他们并没有屈服,向美方提出严正抗议,还在家里放好三只小箱子,随时准备启程回国。
1955年8月,经过谈判,我方以交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俘获的10名美国飞行员作为交换,要求美方允许钱学森回国。
1955年10月,历经艰难险阻,钱学森终于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祖国。在天安门广场,他兴奋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来,现在终于回来了!”
归国的钱学森为我国的航天与导弹事业贡献了巨大力量。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祖国”二字是炎黄子孙的来处,亦是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