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晒太阳也能成诗
作品原文
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
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太阳信深仁,衰气欻有托。
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流离木杪猿,翩跹山颠鹤。
用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即事会赋诗,人生忽如昨。
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词语汇】
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厌倦了冬天的严寒凛冽,喜好登上高阁晒太阳来取暖。玄冬,冬季。《汉书·扬雄传上》“于是玄冬季月,天地隆烈。”负暄,冬天受日光曝晒取暖。
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太阳散布着光辉和温暖的恩惠,寒士生活困顿,贤明的君主应会为此感到愧疚。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驾御日车的神。《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代指太阳。倚薄,谓生活困迫。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沉绵疲井臼,倚薄似樵渔。”
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在阳光的温暖照耀下,毛发都舒畅了,肌肤渐渐润泽。沃若,润泽貌。
太阳信深仁,衰气欻有托:太阳实在是十分仁慈,依赖着冬日的阳光,身上衰败之气很快得到了驱散。衰气,衰败之气。歘(xū),形容短促迅速划过的摩擦声音,延伸为快速的意思。
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枕头倾斜了烦请着眼一看,虚弱的身体很容易得到了调和。
流离木杪猿,翩跹山颠鹤:树梢上的猿猴流利敏捷,山巅的鹤飘逸飞舞。木杪(miǎo),树梢。谢灵运《山居赋》“蹲谷底而长啸,攀木杪而哀鸣。”翩跹,飘逸飞舞貌。
用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朋友了解我苦于分离和相聚,常常因为流离漂泊而悲伤,短暂相逢和安居而欣慰。
即事会赋诗,人生忽如昨:面对眼前的事物而作诗,漂泊不定的人生经历恍惚之间淡忘了。
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自古以来遭到国丧战乱的君子都凄凉衰颓。贤圣,道德才智极高的人。萧索,凄凉衰颓。
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为什么我将进入晚年了,还在因为忧愁时事而心力憔悴?胡为,为什么。忧世,为时世或世事而忧虑。心力,指精神与体力。
【析评】
杜甫是怎样写出那些经典名篇的?从这首《西阁曝日》窥测一些端倪。
此诗写的是诗人冬天晒太阳的事,这是件很平常的生活琐事。冬天晒太阳的那种情境心绪大家都体验过,甚至印象深刻,但是鲜有人想过把它写成诗。或以为,此事实在太过平常,无可写处,而对于杜甫来说,却偏是无不可写处。
此诗分两层,第一层十句写晒太阳的情景。首四句点明了季节和场景:凛冬晒太阳。一个“嗜”,一个“德泽”,表现出冬日对于诗人是何其珍贵。其后从毛发、肌肤、气血、眼睛、病脚等方面具体叙述晒太阳的感受,总的来说,是难得舒适。
第二层后十句写晒太阳的情感。诗人享受着太阳的舒适,看见猿与鹤在太阳下也十分自得,两两相应,引发了诗人的感怀,从结构上也完成了自然过渡。诗人从这暂时的舒适中,联想到人生的聚散哀乐,社会的动荡变故。不过他没有再去深挖了,很快又回到自己暮年的现状来,虽有心忧世,却再无力正乾坤。这恰与前半截自己需要依靠太阳取暖,暂缓病痛的艰难生活形成照应。
总的说来,这首诗叙事平常,情感不算深厚,并且有些消极无奈,语言也不工巧,说古朴似也不足。唯可取处,是其结构章法,井然有序,但也不过是作诗的基本要求。较之于杜甫其它命以“西阁”诸诗,此诗算不得上乘佳作,尤其在《阁夜》这样的名篇之下,愈加相形见绌。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其实,杜甫这类以生活琐事为题材的诗作也不算少。《杜诗详注》里也并非每篇作品都是佳作。可是通读下来,渐渐就会感觉到,他的每一篇佳作背后是许多篇诗作的积累提炼凝结。比如在《登高》之前,就有意蕴丰富的《野望》;在《阁夜》前后,不知他已经写了多少遍“西阁”......正是这样旺盛的创作力和永不止息地写作成就了他的璀璨诗篇。
这样梳理一遍,或许才能稍稍体会到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另外一面。尽管他“新诗改罢自长吟”(《解闷其七》),他“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可他从来不会在诗歌创作上幻想着一蹴而就,而是不知辛苦地,努力地写着,不断地积累着。人们能写而不屑写的,他写;人们想写而不能写的,他也写;终于写出了人们家压根就写不出的经典来。
最后得出的结论:写出好文章一定要靠积累,没有达到一定的量,不可能写出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