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从杏花的寓意,浅析探春和李纨命运的共同点
《红楼梦》里常常采用“以物喻人”的写法,来刻画人物性格和命运。比如牡丹喻宝钗,荷花喻黛玉,等等。一般来说,都是一花喻一人。但杏花却例外,它不仅隐喻了探春,同时也隐喻了李纨。
群芳夜宴上,探春抽到杏花签,可见探春是杏花无疑。李纨虽然抽到的是老梅,但大观园里,唯独她的稻香村种满杏花,可见杏花也代表了李纨。
从人物形象来说,探春和李纨截然不同。探春未出阁,脾气火爆,从不怕得罪人;李纨守寡,平时最会明哲保身,从不得罪人。她俩差别这么大,却为何都与杏花有关呢?曹雪芹如此安排,是因为她俩的命运有四个共同点,且都隐写在杏花中。
接下来,我们一起从杏花的寓意,来分析探春和李纨命运的四个共同点。
【一】杏花寓意“幸运”,隐写了探春和李纨都幸运躲过抄家的牵连。
曹雪芹惯用谐音的手法隐写人或事。比如娇杏的谐音就是“侥幸”,隐写了娇杏从丫头成为官家太太的侥幸命运。
同理,我们也可以从杏花的谐音,来分析其隐写的含义。杏的谐音就是“幸”,可寓意幸运,隐写了探春和李纨将会遇到幸运的事——躲过了抄家的牵连,得到了相对幸福的结局。
贾家的悲剧结局:家亡人散各奔腾。
从前八十回线索我们可知,贾家的结局会很惨——被朝廷抄家,子孙死的死、散的散、出家的出家、要饭的要饭,最终家亡人散各奔腾。
即便是幸存下来的人,后半辈子也在贫苦中度过。“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就是幸存者们后半生的真实写照。巧姐虽被刘姥姥所救,但她曾沦落烟花巷,而且最终只能做个贫苦村妇,靠织布为生。
总之,贾府大部分人结局都很惨,要么早逝,要么穷困潦倒后半生。唯有探春和李纨,她俩不仅躲过了劫难,而且余生还在富贵中度过。
探春:因为远嫁,幸运躲过抄家的牵连。
探春最终远嫁,并且成为王妃,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她远嫁到哪里,什么时候远嫁,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有红学家认为,探春应该和昭君一样,都是远嫁到外藩和亲。还有些红学家认为,探春嫁给了远在边境的外姓王爷。
不管探春是远嫁和亲,还是嫁给了远在边境的王爷,她都不可能在抄家之后出嫁。因为一旦贾府被朝廷抄家,贾家就成了罪臣之家,探春就是罪臣之女。朝廷要和亲,断不会嫁一个罪臣之女过去。即便是朝廷给边境王爷赐婚,也不会赐一个罪臣之女。因此,探春远嫁应该在贾府被抄之前。
若她一直待字闺中,当贾家被抄时,她必然会受牵连。罪臣之女即便不充为官奴,也不可能嫁入好人家。若她嫁入京都王公贵族,一旦贾府出事,她婆家必然受牵连,她自己肯定也逃不过厄运。唯有远嫁到藩属国,或者边境,她才能躲过此劫。由此看来,正是因为远嫁,她才躲过了抄家的牵连。
因为远嫁,探春躲过了抄家的牵连,而且还贵为王妃,余生富贵,这是她的幸运。
李纨:因为守寡,幸运躲过了抄家的牵连。
李纨的判词和判曲告诉我们,贾兰长大后爵禄高登,李纨凤冠霞帔,母子二人风光无限。
在古代,罪臣之后不能参加科考,严重的甚至被贱卖为奴,或者充为官奴。但贾兰不仅考取了功名,还做了高官,连带着李纨也得了封诰。出现这种反常情况,原因很可能是李纨母子得到特赦,没受到家族的牵连。
那么,为何李纨和贾兰能得到特赦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去《好了歌》中找答案。
《好了歌》中有一句:“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脂砚斋给这句加了条批语:贾兰、贾菌一干人。
可见贾家倒台后,贾兰和贾菌曾经历过“破袄寒”的苦日子,后来两人都考取了功名,走上仕途之路。也就是说,贾菌也没受到抄家的连累。
贾菌和贾兰一样,也是幼年丧父,从小由寡母抚育。恰好他俩都没受抄家牵连,还可以参加科考,入朝为官。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兰菌得到特赦的原因,应该和母亲年轻守寡有关。也许朝廷念他们年幼懂事,母亲又守寡多年,于是特赦了他们。
尽管李纨和贾兰也曾破袄寒衣,但和宝玉等人相比,他们幸运很多。何况贾兰后来还做了官,李纨也凤冠霞帔,母子二人享受着荣耀富贵。
李纨因守寡而得特赦,贾兰也未受抄家牵连,这是她极大的幸运。判曲《飞鸟各投林》中说,“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指的就是李纨。**
杏花寓意了“幸运”,这就隐喻了探春和李纨命运共同点之一:都躲过抄家的劫难,没受家族牵连。
【二】杏花寓意“幸福”,隐写探春和李纨躲过劫难后,都有各自的幸福。
杏花不仅可以寓意“幸运”,还可以寓意“幸福”,都源于杏的谐音“幸”。
探春的幸福:绿叶成荫子满枝
探春远嫁后的日子,我们只能通过前文线索来推测。五十八回,清明节那日,宝玉经过沁芳桥时,见一棵大杏树花已落了,叶子稠密,并且结满果实。宝玉于是感慨“绿叶成荫子满枝”。
探春是杏花,她又在清明节远嫁。因此,宝玉对杏树的感慨,就伏笔了探春的远嫁后的日子——绿叶成荫子满枝。
这就是说,探春远嫁后,很快会开枝散叶、生儿育女,将来必定子孙满堂。既然能够子孙满堂,想必探春和王爷夫妻恩爱。
夫妻恩爱、儿女绕膝,这是每一个远嫁女子最大的幸福。探春亦如此,尽管娘家已败落,但丈夫和子女的爱,也能带给她幸福。
李纨的幸福:儿子功成名就,自己凤冠霞帔。
二十岁就守寡的李纨,在人事复杂的贾府,早就尝遍了世态炎凉。虽说身在富贵乡,她却常流露出无依无靠的伤感来。
几年后,贾兰尚未长大,家族却遭巨大变故。好在她和贾兰没受到太大牵连,无非就是生活艰苦些罢了。当豪门盛宴散去后,她放下贵妇的姿态,心甘情愿过起了竹篱茅舍的日子。
虽说贫苦了许多,但身边再没有复杂的人事,李纨未必不会觉得,这样清苦的日子,竟比曾经锦衣玉食的日子自在多了。哪怕是稻草茅屋,破袄寒衣,只要母子相依,李纨心里也是幸福的。
又过了若干年,贾兰长大成人,不仅及第登科,而且还紫蟒加身。身为母亲的李纨,又岂能不感到幸福?何况她自己也凤冠霞帔,成了家里最尊贵的老封君,再也不是当年小媳妇姿态,不必看人脸色。这样的日子,应该是李纨此生最幸福的日子。
杏花也寓意了“幸福”,这隐喻了探春和李纨命运共同点之二:躲过劫难后,会有各自的幸福。
【三】杏花寓意“和亲人永别”,隐写了探春李纨都会经历亲人永别的悲痛。
清明节是祭祀逝去亲人的节日,它寄托了人们和亲人永别的悲伤,以及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之情。
杏花开在清明节期间,它常和清明节连在一起,被古人写进诗里。比如“杏花零落清明雨”,“杏花风急清明近”等等。因此,杏花和清明节一样,代表了“和亲人永别”。
探春:一帆风雨路三千,从此不见亲人面。
探春的生日是三月初三,也在清明节期间。她的判词中有一句,“清明涕送江边望”,说明她恰好在清明节远嫁。
曹雪芹让探春处处和清明节有关,就暗示了她的远嫁并非普通出嫁,而是和亲人永别。这一点在她的判曲中得到了充分印证。
她的判曲是《分骨肉》,曲名就让人想到“骨肉分离,永不相见”。“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这两句也伏笔了她远嫁后,再也没回到过家乡,再也没见过亲人面。
她再也没回过家乡,是因为和娘家隔着千山万水,更是因为娘家已家破人亡。她这样的远嫁,和“天人永隔”又有什么区别?
曹雪芹用杏花来代表她,正好符合她身上清明节永别的悲情色彩。
李纨:凤冠霞帔耀玉堂,独子早逝太凄凉。
很多读者都认为,判曲《晚韶华》说的是贾兰做官不久,李纨就死了。实际上判曲中说的是,贾兰英年早逝,李纨空有凤冠霞帔的荣耀,却落得个孤独的凄凉结局。要分析到底是李纨去世,还是贾兰去世,关键就在于弄明白下面这句: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只要明白了“昏惨惨黄泉路近”的主语是谁,我们就能明白到底是谁去世了。
很明显,“昏惨惨黄泉路近”的主语,和前面“头戴簪缨”、“胸悬金印”、“爵禄高登”的主语一样,因为这几句连在一起。
“簪缨”主要用来指代高官;“金印”指的是官员的印章;“爵禄高登”指的是做了高官。由此可见,“头戴簪缨”、“胸悬金印”、“爵禄高登”的主语必然是贾兰,不可能是李纨。
那么“昏惨惨黄泉路近”的主语,自然也是贾兰。这几句说的就是,贾兰做官后不久,就命丧黄泉。也就是说,李纨好不容易熬到贾兰功成名就,自己珠冠凤袄,却很快又要承受丧子之痛。
杏花和清明节有关,稻香村满园杏花,正好符合李纨丧子的悲剧色彩。
杏花寓意“和亲人永别”,这隐写了探春和李纨命运共同点之三:会遭遇和亲人永别的痛苦。
【四】杏花寓意“思亲”,隐写了探春和李纨将在思亲中度过余生。
杏花和清明有关,寓意了和亲人永别,也寓意了思念亲人之情。
前文我们说了,探春远嫁后,会过着夫妻恩爱,儿女绕膝的幸福日子。但我们也说了,她再没能回到故土,也再无法见亲人一面。
余生无法再回娘家,不能见亲人面,这对任何女子而言,都是莫大的不幸。探春亦如此,当她享受着小家庭的天伦之乐时,又岂能不思念娘家的骨肉亲情?她的余生,都会在对亲人无尽的思念中度过。
而李纨的思亲之情,只怕比探春还强,因为贾兰是她唯一的亲人。探春尚且有丈夫子女陪伴,可李纨在贾兰去世后,余生就只能在孤独中度过。
想必回忆儿子的点点滴滴,就成为李纨她活下去唯一的寄托。她或许会在侍女跟前,慢慢讲着儿子的一切——儿子学会的第一句话,迈开的第一步路,第一天上学,以及后来寒衣破袄的贫苦,科考及第的喜悦,爵禄高登的荣耀,等等。思念儿子时,她会时而微笑,时而悲痛。总之,她的余生会在对贾兰无尽思念中度过。
杏花寓意“思亲”,这隐写了探春和李纨命运共同点之四:余生都在思亲中度过。
结语:
探春和李纨,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人物,却都和杏花紧密联系。
曹雪芹这样安排,目的是借用杏花的四个寓意,来隐写探春和李纨命运的四个共同点:
杏花寓意“幸运”,隐写探春和李纨都躲过了贾府抄家的牵连;
杏花寓意“幸福”,隐写探春和李纨都会有各自的幸福;
杏花寓意“和亲人永别”,隐写探春和李纨都会遭遇和亲人永别;
杏花寓意“思亲”,隐写探春和李纨余生都将在无尽的思亲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