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碎碎念:降维打击解决孩子不爱学习到问题

2023-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慢慢学说话

想要解决一个问题,解决方案的维度一定要高于问题本身的维度,方案对问题进行降维打击,彻底把问题化解。而在落地执行上,要采用相反的方式,要躬身入局,要接地气,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推进。

孩子不爱学习,这是一个行为层面的问题,如果用强迫他去学习这种方案,就和行为本身在同一个维度,是无法彻底解决孩子不学习的问题的。那么就要升维解决方案,从需求层面来解决,找到孩子不爱学习背后的原因和真实需求,解开了原因、找准了需求,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孩子打心底不爱学习,那么就上升到了需求层面的问题,那么解决方案就要继续升级至角色层面,帮他营造一个周围人都在学习到氛围,帮他打造爱学习的人设,并让他自己内心认同,那么他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的与角色一致,你不用提醒,他都会认真学习,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就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问题就继续上升到角色层面,那么解决方案也要随之升级到价值观层面。带他去体验社会活动,让他产生价值感,让他体会到学有所成可以帮助他实现人生价值,找到人生的方向。那么他内心就会产生一个强烈的不可动摇的信念,无论别人如何评价、外界如何诱惑,他都会坚持通过学习增长才干为社会贡献价值。

方案需要升维,行为需要降维。再完美的方案也要有人踏踏实实的去践行,最忌讳就是眼高手低、纸上谈兵。

内在要有高维度的视野;外在要接地气地投入。内心你知道了要升维解决方案,行动上就要脚踏实地,耐心陪伴孩子一点点解决问题。

这其实就是阳明心学倡导的事上练,心上磨。

教育孩子只是磨练的一种场景、一个渠道,生活当中我们所做的很多事可能是琐事小事,比如,领导让你接待客户,给客户买咖啡,你能不能把买咖啡这件事做到正心诚意,能够做到比一般人认真,这就是你要做降维的事。

在事上练的过程就是心学。但有一个要求,就是你的心不能乱。就是心即理的层次要高,认知的维度要高。宋朝人讲的“不诚无物”,你不进入这个诚的状态,你心中是乱的。内心一乱,维度就降下来了,决策就出问题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