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志向究竟是什么
不怕立志长就怕常立志,有志不怕年高,无志空活百年,做人要有志气。五志,即怒、喜、思、忧(悲)、恐(惊)。五脏与五志的关系是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当然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志向,自己的志向是什么?那么自己真容易遇到困难而退缩,也会一蹶不振。变得精神萎靡,思维混乱和情绪混乱。不知道活着干嘛,整日浑浑噩噩了。所以疾病也就找上你了。或者你知道自己有志向但是十几年不得志所以会憋出病。
中医讲究情志调理,所以你就得跟中医说道说道但是中医不跟你聊你这个人只是一号脉就知道你是什么人。会跟你说肝气上逆,浊气上升之类其实就知道你抑郁了。所以为你理气。把肝气调顺和让浊气下降你的抑郁状态就解决了。
其实我如果是心理学家我会问你思忧(悲)从何而来为何不能放下?放不下就是天天思虑悲伤而睡不好觉和吃不下饭人能不病吗?阳气渐衰呀?久愁失去斗志,久愁则自闭,久愁则傻。越愁越愚。愁从何来呢?如何解愁。
我觉得忧愁本一家。肺阳为忧。多忧伤肺阳。肺阴为愁。多愁伤肺阴。忧愁都是伤肺,所以要多抒发,比如写作、唱歌等,愁气满身其实病的不轻。可以愁死人,愁呀愁白了头。所以李莫愁吗?长得那么矮小又丑而不愁因为走上中国好声音歌星平台。
说了这么多书归正传。其实我觉得我是一个有意思的人其实我没什么志向,志气也不足,这样一说我有些不可思议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人大教授俞国良说: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爆品。
而思想不好是毒品!他没有说。其实我所弘扬的是如何成为思想家。
这几年稻盛和夫特别流行,其经营学火遍大江南北,但实际上,稻盛和夫本人称他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受益良多,尤其是“以心为本的经营”不可谓不受“阳明心学”的影响。
而他的名言“作为人,何为正确”也是在全新语境下对王阳明“致良知”一说的再解读。
可以说五百年来,后人都从王阳明的思想中,不断汲取着养分。因此这个时代,我们还是要读王阳明。
王阳明是古代思想家。而马克思是近代有影响力的人,也是思想家而我如何成为像王阳明和马克思一样有思想的人呢?这个你想过吗?估计没有几个人敢想因为没有悟道。
所谓“思想家”是指他能建立创世之构思,就是他能做出一个宇宙观、世界观模型的人才叫思想家。大家一定要知道,在人类文化史上,可以称得上思想家的人寥若晨星。迄今人类从十四万年前智人发生到今天,有人类学家统计,人类至少已经越过一千亿人,从这个世界走过,能成为思想家的人绝不超过二十人。
神学阶段可以撑得上思想家的人,释迦牟尼,说不上名称的,犹太教的创始者——耶稣、穆罕默德。
到哲学时代可以称得上思想家的人,我们也只能举出四个人:柏拉图,包括他继承毕达哥拉斯的数论系统,叫柏拉图转型;亚里士多德,集古希腊哲学之大成;笛卡尔,创建古典近代西方哲学之开山;康德,完成知识论。
到科学时代,我们同样只能举出四个人: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
由于他们缔造了全新的世界观,全新的宇宙观,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叫思想家。请想想我们今天的宇宙观叫现代宇宙论,它的基本思想从哪来?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来。所以我们今天是爱因斯坦时代,这种能够创建世界观思想模型的人,才叫“思想家”。
可见思想家何其不易。
这也就是王阳明曾经抱一个被时人看来太过荒唐的理想,要做圣贤,圣贤高于任何人,高于皇帝。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所说的“圣贤”,就是指思想家。做思想家,缔造宇宙模型,缔造世界观模型何其之难?
弄了这么大段文字要说明什么呢?那就是我20多岁的时候要做马克思一样伟大的思想家?可是后来遇到一个额头上有胎记的女孩后我就不再是马克思迷了。而我30多岁以后买了一本《中国思想史》其实那个时候已经不知道自己的伟大志向是要做思想家要做大师了?大师之气也因为命运多舛而郁闷不得志而渐渐让我常年得了牛皮癣。
其实我总说我不得志我的志是什么渐渐我都不知道了就是憋屈得太久忘记了,今天想起来了我要做马克思一样伟大的思想家吗?其实不是的。那是什么呢?干销售赚大钱或者就是赚大钱吗?其实20多年社会生活过去了我没有赚到大钱?我不得志?
志向这个东西一开始我都没有弄清楚?志太大对于普通人根本无从考察清楚这种志的来龙去脉非憋出神经病不可?今天互联网如此发达我才对我想成为思想家、大师、圣人、英雄之类的各种思想进行系统考察?
时势造英雄,不是谁都可以成为时代英雄。我具备英雄气概吗?豪气可以化掉愁气。金气旺盛即志气盛,英雄多金气旺盛。
英雄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看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熟悉的生命范围被突破,旧有的观念、理想和情感模式不再适用,一场充满危险与痛苦的历险正在召唤着他。
这很可能是预示着青春期的降临,也预示着“自我”的觉醒。
所以人要相信自我,不是相信自己能够成为英雄,而是相信自己能够战胜自己,并且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用去争当英雄。
一段段佳话、一个个故事,让人充满真情与大爱,汇成社会磅礴的正能量。这些默默奉献的领头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如若我的志向不大我也不敢贸然去写《抑郁症本土心理学》。今天想想这题目太大,其实志向大才会有神来之笔。要不然借我个胆子我也不敢去写?
总觉得活着憋的慌和半生基本毫无作为活着没有什么生气和斗气不足。后劲也不足。活着动力不足呀?但是我得把我自己理清楚。我常轴和扭。为何这样有的时候想你能培养出人才你能培养出思想家和大师吗?你能培养出奇才和怪才吗?这样一想又把自己弄到天上去了,所以还是得脚踏实地去研究牛人和伟人。我要不然不这样做一定会得神经病的幸好能及时看清自己能踏实的活着也就是说落地生根。以前都一直飘摇的活着,所以灵魂一定要落地呀?
稻盛和夫这个日本人的思想我也要好好研究一下因为要深入研究王阳明的思想同时主要是研究心学心理学吗?
对心理学的持续关注其实我成为一个研究型的人而搞研究就得有资料还得有稳定的处所和稳定的收入。所以我这些年没有买上房不断搬家书籍损失很多而渐渐离个文化人越来越远而变成了大老粗。所以文化人一定要稳定下来不断的搞好文化工作。而根本能力是学习、表达、写作、交流沟通能力不断提高。而我感觉我在这几方面其实很低。甚至因为不善于表达而自闭了。
也就是说常迷失自己的角色,做什么太专注而又退缩所以不得不抑郁呀?差点没把自己憋死?觉察到就好了。20年前自我内在无明黑暗混乱时期已经过去了。如今是思想稳定期,自我明确期而且如何行动有步骤,如何升级自己心理有数,即便艰难困苦也明明然稳稳当当的活着。
今天读了《大学》所以弄了个"明明然”这个词出来。继续搞思想是吧?是的继续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