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写读书笔记人文社科读书

群居与认同的渴望

2018-05-25  本文已影响32人  律途悟语

戌卓/王永刚

每一个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国城市,都至少会有一个广场,在观感上是宏大的、现代化的、人来人往的,比如每每被宣称为城市中心的万达广场。然而走过广场的大部分个体都是孤立的,因为他们在其中没有互动,没有一个情境来把自己嵌入进去,严格地说就没有所谓“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存在方式正变得非常矛盾:无论周围有多少人,都像是孤身一人,身处旷野。而真正的矛盾之处在于,这种原子化的孤立状态是一种后天状态。在先天上,人有社会结合的本能。就好比“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给自足地不需要过公众生活,因而不参加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社会出现“原子化”现象,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最先提出“原子化”这一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齐美尔在考察了柏林的社会状况之后写下了《大都会与精神生活》,在该书中,齐美尔提出:“城市居民的生活长期处于紧张刺激和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导致居民逐渐缺乏激情、过分理智、高度专业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原子化。”

在齐美尔研究的基础之上,德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mmah Arendt)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原子化”这一概念。汉娜·阿伦特在其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中,把现代社会中的人形容为“原子化的个体”(atomomization)。这个原子化的个体是孤独的、埋头于物质享受的、完全“私人化”的,这样的个体普遍存在,并且这些个体之间也没有强有力的联系。原子化的个体与原子弹一样的思维方式的结合,导致了除了家庭或家族出现反传统的利益核心化抱团现象,在工作单位出现了一种围绕权力核心形成的联结抱团状态,一部分人围绕核心权力、利益抱团,形似原子,另一部分人则被边缘化、彼此孤立,形似各个独立的原子。现实中的亲朋、好友、同事、邻居、师生、同学、情侣等关系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并且其变化有一个共同点:人人都慎于交流,精于计算,敏于互动,功利代替了友情。

但是,在现代城市里的人们并非排斥互动,而是在大多数情境下缺少了让互动显得“自然而然”的条件,中国文化的内敛性尤其让人们无法适应生硬的热情。就像一盏油灯或一支蜡烛,在它有灯芯的时候才能着火,而且合情合理;没有灯芯烧不起来,倘若烧起来,就会给人一种“见鬼了”的感受。

很大程度上,这就是广场舞多年来长盛不衰的因由,那个音响,就是一种粘合剂。有了它,就可以在公共场合里突然加入一堆陌生人,并跳起舞来,而不被视为神经病。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

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回过头来看,广场舞的流行有一种必然性,它完美解决了人们尤其是女性生存的两个需求:找寻愉悦感和适应社会性别期待。这种愉悦感是通过广场舞展演个人气质得来的,也是通过人们在舞蹈这项技能中有进步得来的。

蹈一词历史悠久,而广场舞则内涵丰富。早在原始社会,人们狩猎归来后便会围聚火旁手舞足蹈,这可以说是广场舞的雏形。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明文记载,见于《管子?轻重己》,“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天子祀于太宗,其盛以麦。”由此可见广场舞之源远流长,其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关。

随着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市民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正式组织在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正在逐步降低,而个人对于政治、政党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关注度也会逐渐降低。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和自身利益相关的方面,比如健康、经济状况等方面。而文化形态也更多的呈现出现代化及后现代化的特点,对于一个问题的答案越来越多角度和多样化,再也不是非白即黑,非对即错,人们越来越多的喜欢探求实施的真相,并形成个人的看法,而不是去附和一个已经给定的答案。

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加快,正式社会制度的改革已经明显落后于社会及个人社会生活的需要。正处在逐步高度原子化社会中的人们不能随意组成正式组织,只能从这些非正式组织中寻找认同感和归属感。传统意识中的人们,如农村女性生活将个人关系归属于宗族和亲缘关系,再如计划经济下城市中的人们将个人关系依附于单位......现在这两种社会结构已然分崩离析,人们只好自发组成一些爱好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共同磨合,并通过在相同爱好的人群中去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存在感,得到群体的接纳,从而避免成为没有群体、得不到身份承认和识别的个人。

当人们相信群体的边界具有通透性,一个人可以在各群体之间流动时,就会对社会产生信仰。地位低的群体的成员如果具有这种信仰,他就会努力争取加入另一个地位较高的群体, 从而获得更满意的社会认同。地位高的群体会极力提倡这一信仰体系,因为它并不试图改变群体之间地位的现状,而且可以降低弱势群体的凝聚力,避免其成员集体性的对抗行为。人们积极自发的来获得社会认同,无可厚非,是为了满足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渴望。

2018.5.25 兰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