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立——小梅庄
2019-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晨宇艺苑
孙金立《小梅桩》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0535/207929edd670fa9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0535/287033771f8eba6e.jpg)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尤记当年傲风骨,最似凝寒玉美人。”
莽莽群山中,一枝梅独立傲然,撼动不已。
梅花总是和雪连在一起。宋代诗人张孝详说:“人间奇绝,只有梅花枝上雪。”每当江南落雪的时候,园林里的梅花像极了庭院中的千金,白墙黛瓦,白雪轻负,雪不宜多,多了便觉厚重压身,雪不宜少,少了意蕴则不够,需不多不少,不论是腊梅,白梅,红梅,粉梅,在此刻都愈显得玲珑动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红楼梦》中,雪天时,宝玉与一众姊妹联诗,最后派宝玉到妙玉那乞梅的一段,宝玉折一枝红梅回来,插入美人耸肩瓶中,一派清心雅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0535/ae841f5ed7f7a4a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0535/334e44cbe7565c55.jpg)
孙金立 小梅桩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0535/acae35a09670eafd.jpg)
孙金立 小梅桩
因为时间上的距离,让我们对古人的吟咏流连忘返,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清溪、皎月、疏影,它们穿越一千年的光阴,梅香依旧,这一句也成了千古绝唱,时间上的距离是诗歌语境的改变;因为空间上的距离,我们对古人的画意痴绝如醉,李清照的“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木房瓦舍、寒梅落雪、折枝入瓶,它们好像只在古人的居室里,暗香袭袭,空间上的距离是居住环境的改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0535/a5841f24ab2ff6b3.jpg)
不过说到底,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上的距离,其实都是心的距离,它包括一个人的趣味、修养、审美,如果一个人缺少这些内在涵养作为支撑,梅花依旧是“寂寞开无主”。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0535/88ac5e5ee7cf1dea.jpg)
紫砂艺术的创作,随着年岁积累,往往由磅礴挥洒,变的有拘有束。锋芒逐渐内敛,但却总有一枝寒梅傲然立于平淡,孙金立全手工紫砂艺术作品《小梅桩》,以梅桩之型入壶,形态自然而富含力度,造型别致,风格独具。壶身如树瘿斑驳,流、把、钮,皆有如老枝缠绕,疏影横斜,老练逼真。盖上于壶钮处胥出一枝新梅,伸展自然,如有暗香。一言相契,万古不移。柳眼发新条,梅花满旧枝。品之,由质朴中窺得到惊涛骇浪之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0535/11d59e5c2db7c6b4.jpg)
品梅有韵。
“数尽万般花,不比梅花韵。”梅、兰、竹、菊,它是文人四君子之一,松、竹、梅,它是岁寒三友之一。品梅之韵,在于它本身的品格。梅花之韵,在于它的颜色、幽香、画意、古韵、时令。其色泽有红粉相间、淡墨如雅;其幽香则有暗香扑鼻,寒香沁人;其画意则有疏密重叠,一枝独秀;其古韵则有入诗之句,入画之美,其时令则有寒冬岁末,初春报信。或曲折一枝,或遒劲随形,或宛若游龙,“璧月光中玉漏清。小梅疏影水边明。”横瘦疏斜,楚楚动人。
美学家朱光潜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不觉得物界喧嘈”,美本身极为柔弱,需要用心去静赏。赏梅品茶养壶,本身极为古雅与纤弱,需要我们带着审美的眼光去品味。无论居室环境是中式还是西式,不管你欣赏紫砂花器还是光素器,只要心怀清雅,在干净整洁的居室里,插一枝梅,燃一柱香,听一曲古琴,煮一壶水徐徐入壶,看茶气氤氲,生活便多了几分趣味,内心也就多了几分恬淡与安然。
孙金立 小梅桩
孙金立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青年陶艺家
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0535/4bd8cc7465ea53a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