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红楼往事
2019年的春节,我是在医院度过的。我的妈妈因为脑梗住院了,算算也十多天了。这期间,酸甜苦辣经历了一遍。唯一庆幸的是,她捡回了一条命。虽然现在的我,不得不面对她可能会一直瘫痪在床的事实。但对我来说,她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直到她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直到医生通知我们可以出院了,那一刻我才真正可以松口气。
晚上我看着她熟睡的脸,脑子里想起很多,思绪杂乱无章。
我突然想写点什么,而我已经很久没有动笔写过什么了。小时候我就喜欢写东西,也一直想当个作家。可惜最后我发现这终究只是自己的妄想罢了,便将它弃置一旁不再问津。我想如果不是因为妈妈的病,我不会起这个念头。
我也是瞬间想到,妈妈竟是唯一发自内心称赞过我的文章的人。她觉得我写得很好。
或许为了妈妈,我也该写些什么。
妈妈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可是对我来说她很高大,就像一棵树,承担了我成长岁月里遭遇的暴风雨雪。因为这份庇护,我得以不问世事,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
说起来,妈妈也是我阅读的启蒙者。大概也是因为她爱看书的缘故吧。不过我的家里并没有什么书。我曾就这个问题问过她,爱看书的人怎么家里没有一本书?她无奈的说家里的书全都被我姥姥卖破烂论斤称了,因为嫌它占地方。不过我高兴的是,我比我妈幸福多了。从小我就爱买书,而我妈从来没有打过绊子,也从来没有卖过我一本书。她觉得读书是好事,应该鼓励,不应该被剥夺。所以这进一步助长了我的“嚣张”气焰。
我记得那时候无论去街上转,还是去超市,我唯一会长时间驻足的地方就是书店,哪怕就是街边一个卖盗版书的三轮车旁边。不过那时候我脑子里没有正版盗版的概念,我只是喜欢和书待在一起。书让我平静,也让我欢喜。一开始她还会等等我,后来就习惯了把我放在书店,她该去买什么就买什么。反正她也知道我不会乱跑。
我记得曾经有个人问过一个问题。如果有天你沦落到荒岛,只能带一本书,你会带什么?答案五花八门,而我的答案至今不变。那就是红楼梦。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样看待红楼梦的,但对我来说,红楼梦承担了我太多回忆。
我至今都感谢那个领我入梦的人,而她就在我面前,就在我身边。
是她,我的妈妈。第一个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有一本书叫做红楼梦,有一场还泪之约。我人生中经历的第一个刷新三观的时刻,大概就是她告诉我,贾宝玉出生的时候嘴里含着一块玉。那时候的我并没有质疑过这点,只是单纯地觉得神奇。
我永远忘不了妈妈第一次告诉我红楼梦的情景。那天我去舅妈家做客,夜里看少儿节目时。突然开始播出一部电视剧。里面的男男女女不光漂亮,而且穿的衣服也很好看。他们嘴里说着我理解不了的话,我却莫名被吸引。我随口问了一句,这是什么啊?
妈妈说,这是红楼梦。
尽管那时候的我,对于它一无所知。但或许就是这份无知,促成了我和红楼梦的缘分。
回到贾宝玉含玉出生的事上。我记得上学的时候为了锻炼口语,我曾将鹅卵石含在嘴里朗读英文,过程深感痛苦。不经意间想起贾宝玉,想他嘴里含着这么一个石头,姑且不论大小吧,肯定不舒服至极。如果早产还罢了,少受点罪。可万一足月生产,(这个可能性非常大,红楼梦里伙食好)岂不是要含着整整十个月?思及此,便不觉得锻炼的苦了。
又比如关于香菱这个人,她记不记得有个因为买她而被打死的冯渊?
我总能产生诸如此类跑偏的念头吧,琢磨的过程中倒也能自得其乐。
或许对我来说,红楼梦已经不单单是一本书了。她就像一个朋友,时而乐观,时而悲观。时而诗意,时而世故。我总是瞧不透她,我总是想瞧她。
红楼梦塑造了那么多的人,形形色色,几乎包含了世间万象。曾经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红楼梦里你最喜欢谁?
如果换做十年前,我想我会很轻易的给出答案。但是现在,我却没办法回答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曹雪芹应该是最早的践行者。他犹如一面镜子,照见芸芸众生却并不加以评判。这是一份难得的慈悲,无怪乎蒋勋先生说自己是把红楼梦当做佛经来读的。
漫漫红楼梦,我要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