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条
岁月荏苒,朝花夕拾。人生旅途上,值得回味的瞬间和值得收藏的物件有很多,但说到珍藏,首先来到眼前的,就是一张纸条。
刚才我从箱子里找到了它,放在灯下又看了一遍。老式打印机打出来的,简单的几行字:“某某单位:电大语文类第六学期也已完成,评定某某某同志获得奖学金一等(平均分数80分以上) 此致敬礼 电大玄武区管理站 1985.8.29”
那是一个不平凡的夏天。紧张的复习,淡化了我对夏的炎热和身怀六甲的感觉。
每个早晨骑着自行车,经过玄武湖、市委大院、北极阁再到鼓楼,到那个由丹凤街小学变成的电大教学点,去赶一场又一场的复习课。
管理站特地请来了南师大的老师,给我们加餐复习面授。师资有限,复习课总是两班合并,挤挤挨挨人头攒动,成为学园一景。
经过几年打磨,真能感觉到自己原本混沌的脑袋里,自动生出了不少无形触角,从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号里捡选适合自己的内容。这种面授的机会,绝对不会放过。
孩子在腹中一天天长大,上课耽误了吃饭,她就会发脾气使劲儿蹬腿。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我就借前排同学后背挡着,低头啃一口烧饼,抹一下嘴,继续听课。
自己用心学过的内容,再有人指点一下,复习的效率提高不少。
那个夏天,考试节奏安排的特别紧凑,有一天从早九点一直到傍晚,除了中午出来转一下吃个饭,到底考了几门都记不清了。倾情投入物我两忘,是最恰当的概括。
备考时我去单位请假,有同事们笑话我“看看你,都带球走了,还考什么试呀!”
是呀!肚腹圆圆,天天骑车忙不停,是不是不太正常呢?
可是我面临重大考核,容不得犹豫。尽管我们同学中有一位怀胎数月,因过度劳累胎死腹中的,有点儿可怕。不过我又觉得那与我无关,我和孩子每天都有交流,她在里面我在外面,我知道她很安全,我很从容。
但是,但是,毕竟从早考到晚,这样的经历前所未有。所谓的自信败给了盲目。
下午在考场里,一道道题目从笔下刷刷捋过。就在最后一门考试过半的时候,突然觉得满脸喷火腹中翻腾,微有痛感。
那一瞬间,思维从试卷上分离出来,扳指算来生产日期还有好几个月呢,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会有危险吗?
停下来喝了点儿水,再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镇定一下,节奏放慢一些。
抬起头才发现金色的斜阳,正从窗外照射进来,照在满屋子勉强可以被称作“莘莘学子”的老学生们,个个聚精会神,场面如此动人。
那天怎么走出考场又怎么回家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惊无险;更重要的是成绩尚可!
学期结束之前,老师攥着一把纸条,报到名字的走上前领一下。没想到有我,还是一等奖。
但是不管一等奖还是二等奖,学校并无资金可用,只是出具证明让单位发钱。
拿着这张纸条,我根本没有想过去单位领奖金。因为,企业正处困境;而且领导并不支持我去上学。
有次复习请假,还被车间主任和助理合伙整理了一下,扣了我的工资。
50元,高于一个月的工资,然而对于拿不到的东西,我从来不强求,这让我看起来比较洒脱,其实也是一种逃避。
不过,现在想来,如果用这张纸条换成钱了,它可能会变成孩子的几袋奶粉,也可能成为我的一件衣服,而随着岁月流动将显现出来价值,就没了考据。
是吧?
珍贵的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