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eb前端之路Web 前端开发

从URL输入到页面展现

2017-01-03  本文已影响129人  IT男的成长记录

1.输入URL

协议 中文名称 默认端口号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80
https 用安全套接字层传送的超文本传输协议 443
ftp 文件传输协议 21
TELNET 远程终端协议 23

如果地址不包含端口号,根据协议的默认端口号确定一个。

2.根据URL,在本地DNS缓存中查找域名对应的IP地址

浏览器和操作系统在获取网站域名的实际IP地址后会对其IP进行缓存,在短时间内重复访问同一域名时,会直接在DNS缓存中读取域名对应的IP地址,以减少网络请求的损耗(先在浏览器DNS缓存中查找,如果没有找到,则会在操作系统DNS缓存中查找)。浏览器和操作系统都有一个固定的DNS缓存时间,其中Chrome的过期时间是1分钟,在这个期限内不会重新请求DNS。Chrome浏览器看本身的DNS缓存时间比较方便,在地址栏输入:

chrome://net-internals/#dns

就可以查看本地DNS缓存:


3.查询hosts文件

4.域名解析

5.浏览器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发送请求给服务器

6.服务器收到请求并处理,最后返回结果

7.浏览器处理响应

HTML页面加载和解析流程

  1. 用户输入网址(假设是个html页面,并且是第一次访问),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返回html文件;
  2. 浏览器开始载入html代码,发现<head>标签内有一个<link>标签引用外部CSS文件;
  3. 浏览器又发出CSS文件的请求,服务器返回这个CSS文件;
  4. 浏览器继续载入html中<body>部分的代码,并且CSS文件已经拿到手了,可以开始渲染页面了;
  5. 浏览器在代码中发现一个<img>标签引用了一张图片,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此时浏览器不会等到图片下载完,而是继续渲染后面的代码;
  6. 服务器返回图片文件,由于图片占用了一定面积,影响了后面段落的排布,因此浏览器需要回过头来重新渲染这部分代码;
  7. 浏览器发现了一个包含一行Javascript代码的<script>标签,赶快运行它;
  8. Javascript脚本执行了这条语句,它命令浏览器隐藏掉代码中的某个<div> (style.display=”none”)。突然少了这么一个元素,浏览器不得不重新渲染这部分代码;
  9. 终于等到了</html>的到来,浏览器泪流满面……
  10. 等等,还没完,用户点了一下界面中的“换肤”按钮,Javascript让浏览器换了一下<link>标签的CSS路径;
  11. 浏览器召集了在座的各位<div><span><ul><li>们,“大伙儿收拾收拾行李,咱得重新来过……”,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了新的CSS文件,重新渲染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