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写作第八团

玲丽//成都来过便不曾离开(一)

2021-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徐玲丽

齐帆齐微课

火车“况且”,十多个小时的晃晃悠悠,不记得穿过了多少次山洞,时有时无的手机信号提示着进洞了、出山了,欧耶!下火车转地铁终于陆空大会师!

第一印象成都地铁四通八达,地铁里宣传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刚好赶在端午之前)。

选了民宿酒店 ,因为此次的目的是学习特意选了一室一厅方便备课的书桌,在八楼和十四楼间选择了八楼,有冰箱、洗衣机省下时间学习备课。

开启烧脑模式!接下来的封闭学习即使不借助咖啡,依然满满的鸡血,拍照笔记两相忙。又见王志庚老师依然慷慨激昂,“图书馆里有什么?”步步设营,36本书汇成一个故事!

口+書=图吗?不是!口+書=圕(tuan)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在某个书店的墙上我一定会认为是图书的“图”……

1.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我们是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

2.阅读是后天习得的学习、开发能力而非遗传,小小孩看的到但看不懂!

3.庞大隐形的数据分析,既有便捷也有隐患。

4.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校园里最需要什么?

5.唯有书香继世长,我们不是教孩子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吉姆霍利斯

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心里对接下来的复习考试有了不小的紧张,学习我们是认真的,阅读我们是执着的,因为有了公开的、公共的身份─阅读推广人!

在来成都之前就知道此次学习后会有一场严峻考核,会有授牌(勋章)毕竟是全国的培育计划,心底有了不小的压力,肩负使命,有了压力便有了动力,就有了学习态度。

经过紧张、紧凑全封闭的学习后,终于要上机了(此刻理解了要小升初的娃每天的人机对话课程原来如此),竟然可以带书和电子设备有了点点的安慰。

倒计时开始,翻书的速度终究赶不上秒针的不停闪烁,此刻喊度娘也没回应……听讲,明明打了鸡血还有互动呢,整理复习笔记可是熬了半夜,认真整理了……怎么严重超纲了?

环视全场怎么都表情凝重,一脸懵圈,倒计时交卷提示开始,好在赶在最后的几秒又懵一遍,手抖脚抖的按下交卷,这是我经历的最残酷的考试,允许带书和手机却无从下手……在忐忑中心悬了一下午,终于有惊无险的被授予通过勋章。欧耶!加油!为努力的自己!也为日常的积累,毕竟查不到答案,只能在经历!

省图的周边形成了一个文化圈,从我们学习的省图书馆到下榻的酒店,一段路程里要途经科技馆、美术馆。

利用午休时间来到川美,恰逢何多苓个人作品展示,虽对画画不太懂,但是感受到了画者所要表达的孤独(个人拙见)眼神和色彩可见,更或者说在某些文学作品里有影子,静静别过。

科技馆里太多的原理需要体验去感受,“怒发冲冠”为什么触电后头发会直起,为什么站的位置不同却可以轻松拉起汽车?一个机器人可以和三个棋手同时博弈?科技馆里去体验。

幸得高校老师盛情相约─参观书吧,高校小区的一楼有此书吧,靠信誉借阅,靠自愿管理,靠志愿服务,靠情怀经营,天时、地利、人和。

喜欢故事屋里的大熊,美美的躺在大熊 身上读着故事,想必围坐大熊展开的故事也会有趣。

墙上的标语越发醒目:你或许拥有无限财富,一箱箱珠宝,一柜柜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史斯克兰.吉利兰

齐帆齐    第四期28天写作成长营

第3篇    字数1245  累计3425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