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违

2020-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司马牛牛

授课者:诸钰莹

一 导入

过几天同学们都要去参加米果果农校的实践活动,但在缴费时,有一个同学问班级好友接了20元钱迟迟未还,他认为是小事一桩,你怎么看

二 新课

(一)法的作用

1 在你的一生中,我们能接触到哪些法律?

2。这些法律是如何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法律的引导作用和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

(二)违法的分类

进度一:打包行李,出发

若是有同学捡到你的手表,拒不归还,你会怎么做?

生1:向公安机关举报

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生1:当时很气愤,理应还给我

师:为什么理应

出示《民法典》

师:拒不归还的行为,违反了民事法律,应承担民事责任,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进度二:听从安排,实践

在仪式上,有一个社会人员闯入,多次发出怪叫声,拍照,并向主持人扔矿泉水瓶,工作人员多次全组不听?你怎么看?

生1:打扰了我们的听讲,

师: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吗?

生: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思考:这方面的表述是否准确?

师:小小行为却违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思考:学生是否能如此快速地理解这种违法行为吗?

进度三:边学边做,成长

进度四:学成返程,聚首

若有餐馆服务人员,向你们悄悄安利穿山甲,你会怎么办?

师:能不能吃?

生:不能吃

师:这违反了刑法

总结:违反法律的行为可以分为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师:除了这样的分类,还能按照怎么分类

生:一般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总结:不违法是人民行为的底线

(三)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列举你身边的违法事例,与同学们分享

生1:酒后驾车

生2:打架

生3:散布谣言

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以下例子为哪一种违法行为,选出发言人,进行总结发言。

生1: 第一幅图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生2:第二幅图 行政违法行为,

生3:第三幅图 行政违法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

思考:对吗?

生4:第四幅图 民事违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权力

思考:对吗?

生5:第五幅图 民事违法行为,侵害了知识产权

生6:第六幅图

师:

三 课堂小结

民法典是怎样维护我们的权利,通过一个小视频来了解民法典

作为初中生,认清一般违法行为的违法后,我们应该如何规范个人行为?

回到上课最初的问题,不还钱还是个小事吗?

四 我的思考:

道德与法治课的案例教学:案例需要挑选,选择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本节课挑选的案例紧跟时代,符合学生认知,但过于繁杂,之前米果果的案例杜撰成分比较多

知识点的科学性:法律是严肃的,学生由于法律知识缺失,容易在课堂上答错答偏,需要老师适时地点拨,把握法律的庄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