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清明假期看美剧《我们这一天》:梦里出现的人,醒来就该去见

2017-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杨小妞不明白

1

那时我正在上海出差。

会议桌上,手机嗡嗡嗡地震动。母亲电话那头焦急地问我,何时能回京。

我的二姥姥去世了。

那个曾接我下学、给我缝小棉袄、给我沏果珍喝的慈祥老人,离去了。

出殡那天,二姥姥的女儿,我的大姨,一路泣不成声。

据说,二姥姥当时察觉到心脏不舒服,是自己拄着拐杖走到医院的。大姨赶到病房时,老人家还笑着安慰她说:“没事的,可能是感冒了。”

于是按照医生的安排输液,但谁想,就半袋盐水的工夫,老人就没了脉搏。

悲恸袭来,大姨哭得夜不能寐。二姥姥一向身体硬朗,耳聪眼明,手脚灵便,家里甚至不需要留人照顾。

但越是这样的老人,越是生前没让儿女费心照顾,突然辞世之后,越将留给子女无法弥补的遗憾。

再给我一次机会尽孝吧,让我守着您、伺候您,喂饭、洗脚、哪怕接屎接尿。

可我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2

杨先生的姥姥离开时,我们的婚礼只有不到2周时间了。

终究,老人家还是没能如愿等到,外孙拉着孙媳给她敬茶的时刻。

去世前2个月,老人被查出白细胞数量极低,身上不知为何就青一片紫一片,很难褪去。

住院期间,有时2天都吃不下一口饭,本就清瘦的老人,更极度衰弱下去。

已知时日无多,杨妈妈——我的婆婆,便同兄弟姐妹商量,把姥姥接回家安养。

现在回想,那2个月真是老天的慈悲。

几个儿女,即使平时不在身边的二姨三姨,都赶回来轮流伺候。

害怕哪天突然再也看不到她,便想用尽浑身解数让母亲开心,看她吃,听她笑。

就像小时候她看着我们一样。

无微不至地照料,再加上无限极营养品的支撑作用,老人家在生命的最后2个月里,奇迹般的精神矍铄、行动自如。

即使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离开,身体力行地侍奉过了,全部心意都投入过了,才可以告慰自己,在最后的日子里,我没有遗憾。

3

在生的岁月里,在拥有的日子中,我们总不太相信,有一天会忽然失去。

然而遗憾,还是会不期而至。

美剧《我们这一天》(This Is Us)中,Jack和Rebecca这对年轻夫妇做了一切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3胞胎。3张小床、3个奶瓶、3套襁褓服……

但大夫抱到他们手中的,只有第一男孩和第二个女孩。那第三个孩子,因为脐带绕颈,死在了Rebecca子宫里。

这第三个宝宝,还不曾出世,就让期盼他的人,尝到了失去的滋味。

而Jack这个好丈夫好爸爸,也没能陪伴Rebecca和孩子们到最后。

Jack送月亮吊坠项链时,Rebecca太喜欢了,说:“我要一辈子带着它了。”

不曾想,“一辈子带着”竟成了对亡者的纪念。

直到Rebecca再嫁,身边有了像Jack一样温和有爱的面庞,颈上悬挂的,依然是那个旧旧的月亮项链。

如果上天赋予我们一份神力,能预知不久的失去,我们会不会,对身边的人好一点,让未来的遗憾少一点。

4

记得在一个电视节目上看到,张智霖对主持人说:

“每次吵嘴,没什么原则性问题的话,我都会主动向袁咏仪求和,因为一想到可能失去她,我就特别难过,无法接受。”

害怕失去,所以倍加珍惜。

而我也是,即使只是在电视上听到了生离死别的情节,只是在电影里看到了至亲分别的桥段,也会鼻子一酸,落下泪来。

因为在别人的故事中,我们总能联想到自己的所爱。

所以杨先生和我,下班回家再晚,也要陪冯爸冯妈聊会天;

会每周风雨无阻给远在老家的杨爸杨妈视个频;

会周末驱车穿越半个北京城看望我85岁的姥爷……

而我们彼此,更格外珍惜相守的时光。

白天即使忙着,只要脑子里闪过他的好,就停下来,发个最简洁的信息,告诉他,我想你了。并不求回复。

一天10个小时没见了,晚上听到门铃,像小鸟一样跑过去开门,见面先来个拥抱,再送一个吻。

心里装着一个人,就该让TA知道;梦里出现的人,醒来就该去见。

趁来得及,不留遗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