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信息技术融合教学要做好的第一件事
把时间倒回1999年,台北市推出「资讯教育白皮书」,预计在2001年达到「校校有网络,班班有电脑」目标,将所有中小学教室内全部装上计算机和投影仪,要在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与香港的「与时并进善用资讯科技学习五年策略(1998/99至2002/03)」,以及新加坡「资讯教育总蓝图」计划互别苗头,成为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领头羊。
2002年台北市针对第一期计划缺失的改善,继续推出第二期「资讯教育白皮书」,这个计划是为了进一步达成「班班用电脑」政策目标,因为教室里装了计算机,但老师还是继续使用黑板粉笔教学,仍然未能改变教学习惯。第二期的三年计划透过大量培训及环境改善之后,大部分老师都已经能在课堂上熟悉地使用PPT上课,目标总算初步达成。
这个教室里的计算机从「有」到「用」的过程花了将近六年时间。即使到了今日,还是有许多老师在教学中使用的科技仍然停留在PPT。有些老师虽然已经很善于使用电子白板或触摸一体机,但其内容仍以PPT或电子课本为大宗,形式仍是讲述式教学。
如果询问老师为什么不喜欢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得到的答案不外乎「我教得好好的,干嘛改?」,也有人说「我有啊,我都用PPT上课」,不然就是「教学系统难用又常当机,我不敢用」,还有人说「用计算机不会教得比较好」,或是「用计算机上课学生常规很难控制」。
关于「我教得好好的,干嘛改?」
这基本上反应出老师在舒适圈待久了的想法,觉得不改也不会怎样。我们来看看创新扩散大师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和杰弗里.摩尔(Geoffrey A. Moore)怎么说。
罗杰斯在观察包括美国农业改良等许多创新事物出现过程,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他说明创新事物在社会系统中扩散会面对不同类型的人而经历五个阶段,分别是创新者(innovators)、早期采用者(early adopters)、早期大众(early majority)、后期大众(late majority)和落伍者(laggards)。
后来摩尔基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进一步提出科技采用生命周期理论,也就是新科技的普及会面临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众之间的一道鸿沟,只要普及率能跨越鸿沟,那么市场就会自然推进到晚期大众,甚至落伍者,达到全面性普及。
科技采用生命周期理论科技在教学环境中的扩散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电子白板等设备的建置,已经跨越那道鸿沟,成为主流应用,全面普及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所以今天「教得好好的」,不代表明天还能如此。
关于「我有啊,我都用PPT上课」
坦白说,以现今的科技环境,用PPT上课已经不能被称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了。
关于「用计算机不会教得比较好」
这会不会是老师自我感觉良好呢?老师真的能清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问题吗?台湾《亲子天下杂志》在2014年做了一份中小学生情绪力大调查指出,分别各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上课听不懂和上课很无聊。听不懂是学习力属于后段的学生,很无聊则大多是前段的学生,所以就统计而言,老师教的是一个班级里面学习力中段的学生,大约三分之一。
台湾亲子杂志的中小学生情绪力调查统计在没有科技工具辅助下,教师教学时靠的是观察课堂上学生反应,然而这却容易被假象所蒙骗。例如课堂上提问时由于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回答,通常会由举手的学生中挑人作答,而这些会举手的学生大多是会答的人,老师在听过一两位学生答对之后就误以为大家都会了,其实不然,因为不会的学生都隐身在没有举手的那群人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有的老师会随机挑选,或故意挑平常比较少表达的学生,但老实说,这么做过几次,这些学生都答不出来,为了不要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老师通常就自然而然避免叫这些学生了。
有了科技以后,每一个学生透过手中的终端,无论是反馈器、手机或平板,都要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老师就能收集到全班的回答数据,精确掌握班上的学习情况,甚至进一步基于数据来进行教学决策。相较于没有科技的课堂,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显然更能提高教学成效。
关于「用计算机上课学生常规很难控制」
这种现象在学生使用笔电或平板的教室里特别明显,但这其实和传统课堂是一样的。在没有科技的课堂里,学生还是会有画课本、偷看漫画、传纸条,甚至神游的时候,只不过有了科技就变成上网、传信息、打游戏而已。有些老师会要求教学系统要有锁屏或是封网功能,但这些都不是治本的方法。
学生利用手上终端做一些无关学习的事情,根本原因在于课堂参与度不够,或是不够”忙”,才让他们有余暇他顾。教师可以透过组成学习小组、分派合作任务、加强课堂对话与讨论等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忙于正规的学习活动。若再加上课堂规矩的要求,这样就能有效掌控教室常规,更能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项学习活动。
关于「教学系统难用又常当机,我不敢用」
比起十年前的技术水平,现代计算机的稳定度可说是大有改善,已经不会经常当机,即使当机之后也都能顺利回复,障碍已大大降低。
至于教学系统难用则是值得学校好好省思的问题。很多学校在挑选教学系统时,总是比较各式各样的功能,也不管那些功能实不实用,只要功能越多的系统就越好。或是限于经费,只能东拼西凑,搭配各种免费软件来用,使得老师上课时必须频频在各个软件间切换,或是学生要常常拿起平板扫二维码。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干扰,它们对于课堂上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专注气氛和学生思维连贯性会造成隐藏性的破坏。而教学系统的功能多样,使用的软件种类繁杂,对老师的科技能力要求也就越高,培训所需的时间也就越长。
综合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推动信息技术融合教学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情是选择好的教学系统,那要如何挑选好的教学系统呢?这件事说难倒不难,但说简单却也不容易。重点可以归结到两个点上来思考,也就是一体性和普及性。
一体性
教室内所有设备、资源都要能整合到一个操作接口,也就是教学软件上,越少的软硬件切换越好,教学所产生的学习记录与历程也要透过这个接口保存下来。操作接口的简化能让教师更加专注于教学活动本身,而非经常分神去想现在应该使用哪一个功能,打乱教学节奏。
把教学记录和学习历程也整合到与课堂教学串连起来的整体运作环节中,能让资源做有效统整,教学相关素材、数据与过程能被积累下来,有助于针对个别学生学习状况的长期追踪,利于进行个别化教学辅导。
普及性
这是分辨教学系统有效性的最佳指针。普及性指的是这套教学系统有多少学校、多少老师在用,要特别关注在这些使用的学校里面是只有少数几个老师在用,还是覆盖大多数课堂。创新扩散理论已经点出,任何团体中都会有创新者做为先行者,所以有几个老师用得不错并不稀奇。如果一所学校内有超过五分之一的老师平常教学都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表示在这个学校已经跨越那道鸿沟,全面普及指日可待。一套教学系统有越多这样的学校,表示通过老师接受度的考验,足以作为其他学校选择时的参考。
教育部长陈宝生于今(2017)年9月在人民日报撰文,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将教育改革重新聚焦于课堂,透过课堂变革实现以人为本、以学为本、以生为本的学生中心教学,而信息技术是教学形式与内涵转化和升级的最佳触媒,也是最好的工具。正因如此,选对教学系统,使教师能在信息技术辅助下发掘教学缺失,及时导正,并使学生在新理念、新模式与新工具的环境中学习,发展出适合数字时代工作与生活所需的态度、习惯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