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城》:那个有点怯懦忧郁的男孩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郭敬明的成名作《幻城》。这次算是重温了。记得高中时代妹妹从书店里借来的时候蹭看过。这可是当时红透半边天的作品啊。更是俘获了万千少女的心。惊讶于天才的郭敬明高中时代就能写出如此华丽作品的同时,暗自惭愧。
记得以前第一次读的时候,发现他所描述的华丽梦幻的非主流场景很是让人感到生涩。那时候被书中的情节吸引得不能自拔。至少不久之前都还是这样的罢。无论阅读还是看电影,大多关注的是情节。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自己来操作这么一个作品,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落笔,如何描述,如何发展……完全没有考虑过。直到自己最近这几个月开始写作。
从这次阅读来看,最吸引我的依然还是情节,而不是华丽的带着矫情的辞藻。虽然作者对于遣词造句的把控让人惊叹,但是不免有些空洞。现在好了,可以从中看出些许的规律。比如情节的描写就很"古龙",无论场景、布局、谋篇,就连人物的对话都很古龙式。只是古龙的这些风格其实来自日本。整部作品都很"日本",因为确实是来自日本的某部漫画。所以场景和人物都很漫画式。
郭敬明的语言大多瑰丽而富有想象力,像诗篇一样,大多运用拟人和比喻,场面描写得忧伤唯美。他很着力描绘感情,里边有男女之情,父母之情,团队之情,以及超越兄妹感情的"感情"。但是这些感情描绘得有点过了,显得过于矫情,而近乎"冷血"。
读后发现自己这段时间的鉴赏能力是实实在在的进步了,从郭敬明遣词造句中可掌握到些许规律,比如对于冷峻傲然的人物外貌的描写,如朝阳初升一样绚烂开来的人物笑容的描写,白雪樱花风起的场景描写。如此,都可见一斑。
多年前的第一次阅读,郭敬明就在我心里被隔离开来。那时候觉得他的作品属于那种略带忧郁的有点自我的男孩和一大群不好好念书整天幻想着早恋的女孩。深觉我和他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但在我心中还是有极高地位的。这次看来,他不再像以前那么高高在上,不可逼视的半神。他其实也可以很平易近人,至少跟我现在的心境比较贴合。优秀的作品会使读者代入感很强,从中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幻城》中作者刻意要写一个悲剧,这与他当时的心境有关,现实中的他就是一个孤单忧郁无奈的有点女性化的男孩罢。总活在幻想之中,他心中有一片自己的国度。那是如漫画般,阳光绚烂,满街道樱花飞舞,亦或是青青草地的河边柳絮纷飞。在那个风景如画的校园里,几个小伙伴夹杂在三三两两的人群中发生的关于青春的故事。在他心中,这个世界永远存在,忧伤的故事发生了好几回。直到现在,即使成功如他,这个世界依然不灭。
如今《幻城》亦已拍成电视剧在近期播出,还没得观看。我对于热点的东西有一种刻意为之的迟钝。别人努力追捧的东西,我反而不屑一顾。可以意为一种毫无价值的心高气傲。我想,电视剧一定做出许多的改变。如果我是编剧,我会加入许多新元素,走习以为常的讨喜人的庸俗套路。改变其悲剧的性质,变成一场庞大的反抗命运的斗争。只是如此一来,是否改变了作者的初衷?
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在命运(祭渊)面前,任何人都无能为力。我们眼睁睁看着身边心爱的人一个个离去却无能为力。一些人也许拥有数不尽的财富,美丽的容颜,住在金碧的大房子里,手握令人艳羡的权势。但是活在如同玩具的城堡里,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虽然有着千年万年的生命,还不如短暂的平民式的幸福。这也是神仙为什么要下凡的原因。
看完很是压抑,感慨不已。如同他的后记所写一样,时光匆匆,一晃已是昨天。然,白墙黄瓦,蓝天白云还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某个遥远的地方。感慨别人拥有那么美好忧伤青春的同时,细细缕来其实自己的青春亦是绚丽多姿。只是自己没有那么多的仪式来作纪念罢了。过了就是过了,只在心中留下一个模糊的想忆又不可忆及的模糊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