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还需达观

2018-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tballer

最近从冬吴同学会的一期节目“生命的原则”中听到对于达观这个词的解释,很有意思,说达即终点的意思,达观意思是站在终点看过程,所能看到的东西,就是一种多信道、全息化感知世界的能力。

在我们的人生长河中,如果我们从垂垂老矣的那一刻回顾我们的一生,站在那个生命的制高点,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我们走过的路,做过的事,爱过的人,哪些成为我们的记忆深处的故事,并最终化作真知,当我们回忆起它的时候,嘴角能扬起一丝笑意,然后如清风般离去。这值得我们深思。

《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朱熹解读为,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来获得道理,王阳明按照朱熹的方法,格了七天的竹子,面对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头痛而宣告失败,换句话说,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研究它生长的过程,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能得到知识的。最后王阳明断定按照朱熹的格物之说,难以达到“致知”的效果。

王阳明解《大学》的“致知”为“致良知”,良知,不是指“闻见之知”,而是指“道德之知”,即天理、天道,也不单指知是知非,知善知恶,还要在行动中践行良知,为善去恶,也就是著名的“知行合一”说,有一句话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概是到了生命的尽头,再不堪的人,也意识到了生命本质应该是“真、善、美”。

但是,我们一般的凡夫俗子,践行良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阳明如此聪慧的人,也经历成学前三变与悟道后三变,经过一生践履,50多年,才得成体系,形成了他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们普通人是很难理解这些话的,即使知其一二,也很难付完全诸于实践,但至少给了我们一个做人做事的一个方向。这个方向不就是达观吗?事物都有两面性,姑且看做是善恶,我们所遇到的事,所陷入的局,有时候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困于局中,难以自拔,往往是因为我们只见其恶,而不见其善,更不用提为善去恶了。

比如现在的股市,价格不停下跌,在大家都恐慌抛售股票,股票严重低估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再恐惧,从一个周期的角度看,着眼于未来,这不正是赚钱的好机会吗,虽然不知道这个未来有多长,但是真正能受益的,也正是不在乎时间有多长的人,那些过度负债炒股,借钱炒股的人,本来就违道,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割肉,其实就是损未来之盈余,来补现在的心理恐惧。看这不就是一个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的过程吗。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精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也就是说我们都具有成为圣人的新题,但很多时候都被私欲遮蔽了,只有在做事中,不断磨练心性,次第修行,祛除这些私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弟子曾经询问阳明先生说,人活着洒脱一点不好吗,听美声,尝美味,近美色,人本能如此,自己私欲习气难以克制,怎么办?王阳明答道,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从达观的角度解释一下,一个人如果只有“洒脱”之感,而没有“敬畏”之心,就会放纵恣意,纵欲无度,最终的结果呢,精神萎靡,疾病缠身,情绪低落,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律才能自由。王阳明说,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第一个己是真己,即人心,第二个己是躯壳的己,是自己的身体。

我们遇到棘手的事,陷入了难解的局的时候,不妨用一下王阳明致良知方法,如何致良知,阳明子曰:“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遇到问题,深思熟虑固然是好的,但这已是意之动,有善有恶的意之动。每个人心里都有良知,不要欺骗自己的良知,要做到真诚恻怛,也就是时刻聚焦自己的第一性原则,并果断的付诸行动。

同样,要聚焦自己的第一性原则,还需用到达观的能力,一种多信道、全息化感知世界的能力,要时刻保证我们的信道保持畅通,没有垃圾信息,唯有践行真诚恻怛四个字。比如平地上放一块板,你轻松越过,把板子放在高空,你可能就无能为力,因为恐惧占满了你的信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