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简书
自从17年初入简书,算来已有三年,已经不知道最初是如何接触简书的了,只记得初入时心中充满了惊喜,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一个平台啊!
受父亲影响,平时也喜欢写些小文,纯粹个人喜欢。父亲是中学语文老师,所以家中多文学书,从小到大自是看了不少,成年工作后又自己购了不少,书读到一定的时候,脑子里就会有写些什么东西的念头,最初也仅仅是闪念一过。最早开始动笔是什么时候呢?似乎是初中,好像写了一首小诗,当时我的同桌也是我的闺蜜啦!她那时也喜欢写些什么东西,反正两个小姑娘就经常会写点什么互相分享一下,当然都是少女之间的秘密啦!后来毕业读高中了我们俩也就分开了。
进入了高中,我还是会偷偷写文,但是没有了好友分享,一个人悄悄地写,记得有一回还是写了一首诗吧!应该是关于青春类的短诗,自己觉得写得很好,但又不敢给老爸看,那时候好像有一本杂志叫少年文艺的,里面可投稿的,就悄悄投了去,没成想一个星期吧?有了回信,说是若能约齐七个还是十个写文好友就可以参加佛山笔会,具体不大记得了,但这个佛山笔会是记得的,应该是在广东,一拿到信还是有欣喜的,看完就冷静了,这怎么看都像骗人的,遂投稿事宜就搁置了,再无念头。
现在想想初高中时期还是写了好些东西的,都收在我的一本日记本里面,现在翻看
少女时代的青涩感铺面而来,仿佛回到了那个时期的我。
工作后偶尔还是会写写的,只是不多了,工作生活的琐碎占据了太多的时间,后来又什么时候开始写的呢?应该是父亲的去世刺激了我吧?
父亲是16年7月23日病故的,突如其来,措手不及,打得我们晕头转向,浑浑噩噩,当所有的事都安定下来之后,总觉得脑子里有些什么呼之欲出,于是就有了《父亲的藤椅》这首思念父亲的小诗,记得当时写是中午,小朋友都睡着了,一气呵成,写完泪眼朦胧,然后就发朋友圈了,朋友都说这个都是可以上报纸的水平了。从这之后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创作,不敢说是创作吧!至少是平时的点点滴滴的所思所想吧!这些所思所想可能就是一个念头一个想法,我都会在手机便签里记录下来,就如曾经的父亲,走到哪都会带一个小本子,用以随时记录。然后我的便签里积累了好多文字,遂有了投稿的心思,苦于没有平台,我们本地有一个论坛,我平时经常会发一些上面,也得到了一些认可,但毕竟这不是有个专门写文的平台。直到17年接触到简书,如鱼入水,自在畅游。于是这一年我一下发了七篇我自认为比较成熟的文章在上面,希望有人点评或者认可,可是似乎没什么效果,不禁对自己开始质疑,难道写得不好?之后就离开了简书,期间还是有写文,都存着,17年10月母亲又病重,忙忙碌碌半年过去,母亲痊愈,期间也记录了不少文字,只是无暇顾及,至于简书亦早已忘记。待到慢慢安逸,才记起简书,于19年3月发了一篇《茶花又开了》,之后就根本没空上简书。19年6月底自己又身染重疾,待到自己好了,同年7月阿婆也因心脏病入院,事与事一桩连着一桩,期间所思所想也只是记录在便签里,无暇整理。待到今年疫情爆发,全民封闭家里几个月,才有闲暇去慢慢理顺我的这些文字,全部整理完成,五月份开始慢慢发表在简书上,此时的心境已经不与初入简书时相同,已没那么浮躁,只是把简书当我的日记本,把我的文字慢慢存档,有人赞最好,无人亦无所谓,最好希望有人偶尔点评一下,当然这是我所愿啦!期间参加了日更,促使我每天都写,原来呢总觉得写文字要有灵感的,没有灵感哪里记录的冲动,所以原来总是想起来么写些,不高兴就不写,现在为了追上日更的脚步,一开始是逼着自己写,慢慢地,好像自然而然地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脑子里自觉有文字流淌,习惯真的很可怕呀!到现在为止已经日更47天啦!尤其看到有的文章被某些专题收录,写作的信心更加高昂。所谓日久弥坚,水滴石穿,希望我越写越好,加油!当然还是要多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