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
原创: 宁悦 岁月劫持
微信公众号:宁悦
我在陌生的感动里,寻找一个像你一样的人
不勉强不委屈自己,
才是最好的自愈良药。
“讨好型人格”她
王思远 - 再次奔向你
(今日推)
文&排版 | 宁悦
图片来源 | 网络
01
其实大部分人对于具有“讨好性人格”的人群并不陌生,甚至说,我们的身边就存在这样的人
譬如一群人在出去聚餐时问你吃什么,也许你会脱口而出地说出“随便”。这里的“随便”,并不是你发自内心的回答。
因为你已经习惯于说“随便”,总是随他人,便有了脱口而出。
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
可能自出生那天起,某一些人,就因周边环境、人群,逐渐形成了一种讨好性的人格。
小时候,父母父母嘱托要听话懂事。于是,为了讨好父母和长辈,出乎寻常地乖巧。不似其他调皮的小朋友可以尽情地暴露自己的顽皮和犟脾气。
进了校园,想着父母曾经说过要多交朋友,要和身边的伙伴们友好相处。
于是,为了保持所谓的朋友关系,就算对方提出再过分的要求,也委屈自己退让。
......
到最后,这一部分人群的“讨好型人格”愈发凸显出来,他们害怕说出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而他们的心不断地遭受着自我谴责。
“为什么我要让步呢?因为我怕...”
02
身边的一位朋友是我所知的典型“讨好性人格”。
她在面对感情中的问题时,总是害怕自己的男朋友不高兴,害怕两人之间因为一点矛盾隔阂就分开。
于是,她便想尽一切方法变成男朋友理想型。
尝试去接受男朋友喜欢的短发、和男朋友去网吧...尽管她自己不喜欢。
委屈自己很难受,但是她更害怕失去。于是便强迫着自己接受这他提出的一切。
她在感情中患得患失,还丢掉了真实的自己,在感情中活得苟延残喘。
身边的人总是建议她要有主见,要自爱自尊,不要总是委曲求全。
她很清楚自己有着这种极其影响自己情绪的“讨好型人格”,也无数次想要摒弃这个像毒蛊一样的性格特征。
还好到最后,她终于认识到自我满足和自我尊重的必要性,也逐渐地从重症“讨好型人格”状态趋向正常。
没必要活得那么卑微,你也是自己的宝贝。
03
讨好性人格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它让我们无法做到完全的人格独立。
那么它有什么显著的特点呢?
1.畏惧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具有“讨好性人格”的人群,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害怕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建议受到他人孤立和歧视。习惯于隐藏自己,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埋葬。
2.不自觉地迎合他人
在社交过程中,具备“讨好型人格”的人群针对他人说出的观点会一味地点头或者说“你说得对”、“的确如此”之类的话。
他们把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小心翼翼,放弃自我情绪的照顾。
3.不懂如何拒绝
“讨好型人格”人群面对别人提出的请求、要求,无条件答应。
他们害怕拒绝之后,对方的情绪受到影响,非常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他们通过承受着自我负罪感和心理压力来维持朋友关系。
4.喜欢主动道歉
“讨好型人格”人群在与人相处和工作中,永远喜欢主动道歉,无论TA是否有错。
5.无底线无原则
“讨好型人格”人群面对他人提出的要求无底线无原则进行退让照做,毫不考虑自己的自身利益。
尽管他们的心里极不情愿,由于胆怯拒绝,不断地丧失自己的底线丢去自己的原则。
你越是无限迁就,对方越是得寸进尺。
04
显然,“讨好型人格”并不是一种有益的性格特征,它在无形之中吞噬着我们的自尊自爱自敬。
但它并不是一如表象般那样难以征服。
年少成名的著名青年作家蒋方舟曾经说到,自己拥有难以抹去的“讨好型人格”阴影。
但还好自己已经基本上自我疗愈。
她说到自己能够自我疗愈的原因是她去了日本之后,便可以不再考虑周边熟人的感受,担心他人眼中的自己。
因为此刻,她的身边都是陌生人。
她花时间看书看展览写日志,学会大胆地表达心中的观点,不再畏惧自己的话引起他人的不高兴。
至此,她的内心重获满足,感受到了从所未有的愉悦感,成功摆脱了“讨好型人格”的困扰。
其实,自愈“讨好型人格”,需要我们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多为自己着想。在适当的情况下,换角度思考问题。
不勉强不委屈自己,才是最好的自愈良药。
“讨好型人格”—今日作者—
宁悦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
点好看并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