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成长读书会养育孩子,养育自己今时京语

《孩子:挑战》读后输出

2017-09-26  本文已影响11人  周京京

 

写在开头

从“从独裁的阶级社会”到“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现代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想,也意味着生活方式、育儿方式的改变。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也是现代父母要面对的永恒挑战。

《孩子:挑战》的作者是鲁道夫·德雷克斯,他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他开创性地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直接影响了正面管教等方法的提出,在西方教育界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在整本书三十八个章节,囊括了现如今家庭可能出现的很多共性的“挑战”,也给出了很多示范性的处理方法,和正面管教的52种落地工具十分吻合。

整本书一直都在强调我们要鼓励孩子、避免奖赏和惩罚、尊重、赢得合作、倾听、做自己等等养育孩子的原则。下面我就站在正面管教的角度和大家来看看这本书。  

了解孩子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从出生开始就开始追求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也就是我们从离开妈妈的子宫开始,就在为自己的价值和归属奋斗。我们不断的观察这个世界,解读自己周边的事物,以及周边人的行为,最后形成最利于证明自己价值的行为方式。 所以,在孩子出现我们认为的“挑战”行为的时候,我们需要去了解孩子的错误目的是什么?寻求过度关注?挑战权力?报复?还是自暴自弃呢?  

纠正前先连接

了解到孩子的错误目的后,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去纠正吗?正面管教里有这样一句经典语录:感觉好才做得好。在纠正前先和孩子做连接,可能一个拥抱就可以,也可能需要先积极暂停一下。等我们都感觉好了,可以一起共同关注怎么解决问题。

  尊重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尊重。尊重情境、尊重孩子同时尊重自己。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和不尊重自己的人沟通,只有感受到尊重,才有可能达到合作和共赢,孩子的世界也是如此。

保持一致

通常我们和孩子约定好不能吃糖,有的时候我们会坚定执行,有的时候我们心情大好,又会认为这也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嘛,于是,孩子就可以如愿吃到糖果了。那下次孩子再要糖果遭到拒绝的时候,就开始迷茫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有的时候可以吃到糖果有的时候又得不到呢?各种“挑战”行为就开始出现了。 所以,保持一致和保持规律都有异曲同工之处,让孩子有清晰地界限,明确规则,这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

花时间训练

作为成人的我们,系个鞋带、洗个袜子、叠个被子,简直是太简单了。所以我们也会认为教个两次孩子肯定可以会了。然而,有的时候理想和现实差距还是很大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耐心,让孩子慢慢来,一小步的示范可能是给孩子最大的帮助。  

倾听

我们有很多机会去听别人说话,但是“倾听”很难,特别孩子和我们说话的时候,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是最了解他的人,所以我们必然知道他每句话的意思。 “妈妈,我从哪儿来的?”妈妈可能会解释很多生理学的知识,或者含含糊糊各种回答。当孩子最后问出“罗伊从芝加哥来的,皮特从迈阿密来的,我从哪里来的?”的时候,你是不是啼笑皆非呢?  

鼓励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露水。然而表扬有的时候比鼓励来得更容易,因为“你真棒!”顺口就可以来,而“我看到你刚刚自己尝试系鞋带试了五次,最后自己系好了,你越来越有耐心了!”就需要我们花多点时间去观察了。当然,表扬也可以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可是,如果哪一次我们忘记给予表扬的时候,孩子内心还是喜悦的吗?然而鼓励可以使孩子内心更加有力量,不再依靠别人的评价去行动。 表扬是糖果,大人小孩都喜欢。但吃多了却是对身体不好的。

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是正面管教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家庭会议是每个家庭成员建立更深连接的好机会,我们在这里可以给每一个家庭成员致谢,可以坦诚自己的想法,共同致力于解决问题,可以共同享受乐趣。在这里,我们相互尊重、相互负责、和平相处。

 ······

除了上面的一些工具,整本书中还提出了很多很多致力于赢得孩子的方法。然而,我们要坚信的一点是好的示范远胜于千万次完美的说教。所以,闭上嘴,用生命去带动生命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