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心情随笔杂文随笔精选录

上海博物馆一瞥

2021-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艾冰台
大克鼎(镇馆之宝)

出不了上海市,那就在市内走走看看吧。城隍庙、豫园、老街……这些地方不用想就知道那里摩肩接踵、挥袖如云,节假日这些地方还是少去,否则去那里不是看景,是去看人。

这几天朋友圈不少都晒着梅花照片,看开赏梅也不错,可人会少吗?莘庄公园、莘庄梅园、植物园……估计也是人满为患。那去哪里呢?过年这几天都憋在家里也不好吧。

妻提议去上海博物馆看看吧。自从上次去了观复博物馆,去年也去了南京博物院,对博物馆也开始感到好奇。上海博物馆新馆,说起来惭愧,作为一名上海土著,竟然从来没有进去过。当年大学毕业后,人民广场上开始修建博物馆,一晃多少年过去了啊!每次路过人民广场,那博物馆的高大形象,似乎也有想进去看看的冲动。

那就今年过年时去看看吧。先网上预约,然后坐地铁过去(开车过去停车费市区可不便宜),九号线换八号线或一号线。从一号口出来,穿过人民公园,远远望去公园里人头攒动。不远处的草地上鸽子上下翻飞,时不时传来孩子们天真的笑声。

停在树枝的飞鸽

从南门(武胜路)进入,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健康码、量体温那是必须的。过年期间,来博物馆的游人可不少,携儿带女的,也有坐在轮椅上的老年人……

上海博物馆正门

上海博物馆分四层,第四层是古代玉器馆和历代货币馆;第三层是历代绘画馆、书法馆和印章馆;第二层是古代陶瓷馆;底层就是中国古代青铜馆。按照观看习惯,我一般从上到下观看。先去四楼吧。

通过自动扶梯上到四楼,左手拐弯就是货币馆。上博的货币馆展示量还是很完备的,从石器时代的贝壳币、先秦各国的古钱币,一直到民国,上下五千多年的货币在橱窗中展示着,默默的在诉说它们的曾经过往。感到好奇的是春秋时期的币形大多是铲形币,可到了战国却大多都成了刀币!冥冥中预示着什么?!从秦半两,五铢钱一直到清代的铜板、银币,一部中华史被浓缩在这小小的货币中。

玉器馆,或许是精美的玉器更吸引人,看的人更多。小小的橱窗前,被黑压压的脑袋遮住了,也无法细看,匆匆看一眼就走。

玉琮

到了三楼,书法和绘画馆,尤其是书法馆我更加喜欢。可上博书法馆陈列的主要以明清真迹,王羲之的真迹估计在轮换中,没有看到展示。书法馆唯一的遗憾就是对于一般普通大众而言,看到一幅字美是美,可上面写了啥可就不一定认识。每次到了书法馆,感觉自己好像成了文盲。如果能在展示牌上写上书法内容该多好啊!

里面的喫飰(吃饭)纠结了半天

书画同源,我也是看个热闹了。

八大山人(双鸟图)
郑板桥的竹

印章馆藏品也不少,也只能走马观花。

两楼主要是陶瓷,前一阵刚去过观复博物馆。对于陶器也有了进一步认识,尤其是宋代的各个窑口的瓷器还是很吸引人来回观看。

鸡缸杯

上博藏品最有特色的就是青铜馆,里面的镇馆之宝(大克鼎)举世闻名。很多青铜器里都有铭文,有铭文和没铭文对于青铜器而言那可是差别很大。青铜器中很多都是酒器,那些名称就是令人捉摸不透:爵、尊、斝、觚、觯、盉……墙壁上还有鼎中翻刻出的铭文,金光闪闪,熠熠生辉。走过的刚识字的孩童,摸着上面的字发出一阵阵惊喜的欢呼。

“妈妈妈妈,这个字我认识,是个中字!这个字我也认识,是个王字!……”

汉字的魅力就在此,时间过去了几千年,竟然还能被后人认识,文化的传承千年不断!

2021.2.14 午后归家途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