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减法
清明时节,伴着纷纷扬扬的雨丝,思绪也被淋得略略有些阴郁。
想起早两天在姐妹群里提到的“终活”文化,“终活”说白了就是为了迎接人生终点,提前进行的准备活动。讲真,老姐妹们还是第一回这么认真地探讨这类话题。
一下子群里就列出了无数样可提前准备的活动,什么买地、选照片、写遗嘱、做公证、临终关怀、写回忆录、走遍天下……还开玩笑说这得从多大年纪开始准备呢,还没退休就要开始规划“人生终点”的事吗?
倘若是自己婚礼这一人生大事,必然会亲自张罗,会事先规划好日子,安排婚宴流程,确定宴请宾客,拍婚纱照,还做各种采购比价……那人生终了也是大事,还是生命路程的终点站,大多数人却没能预先准备。
也许,对于死亡,我们更多的情绪是恐惧和不安,于是避而不谈。不知道“终点”会发生在什么时候,或临近时已失了神志无从选择。
弹指一挥间芳华尽释然,自然规律中的人,过了四十岁就开始做生命减法了,从物质中获取幸福的时代会渐渐远去,也越来越接近死亡的气息。若可以,不如直面死亡深渊,与其不知所措,不如未雨绸缪,好好将余生安排妥帖。
网上看到的“终活”减法,提倡物质递减、目标递减、压力递减、社交递减。还列出了物质断舍离的清单:
40岁,开始减少各种日常用品持有物
50岁,处理大型家电,大部分的书籍、唱片、手办等
60岁,处理不动产
70岁,处理掉汽车,处理各种收藏品
80岁,逐步解约各类网络的ID(注销各种社交媒体账号)
话题有点沉重,还记得不久前的新人培训,还面对小年轻分享“结果导向”、“越努力越幸运”、“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高唱这些鼓励新职场人做加法的内容,无非是希望他们有人生梦想和目标,能勇于面对一切不确定、勇于迎接一切挑战。
毕竟在生命的长河里,总要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时间花在哪里,人生的花就会开在那里。
这些似曾相识的内容,也是自己初入社会时从前辈那听过的,过去的那么多年也一直为了人生之花的盛放而奔波劳碌。
呵呵,那些年轻时积累的丰盛物质带来的欲望,终归到了可以舍弃的时候。或许做完减法放空后,又能一点一点地夺回对于自己人生的把控权,腾出来的空间,也能安放更多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