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这项活动,原来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从春节放假后就一直没有上班,三月份虽然是在家上班,但是每天基本上也是在忙家里的事情,三月底突然失业了,生活上在失业前后没有什么变化,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失业的感觉。脑补一下,如果失业前天天要去挤地铁上班,失业后突然不去上班了,那一定会很失落吧?
失业之前,我也会参加做饭这项家庭活动,但是一般都是以老婆为主力,我来打下手。如果把做饭比作打仗,老婆就是将军,我是士兵,将军发号施令,士兵依令而行。在做饭这件事上,老婆俨然是一位指挥若定的大将军,能够把一日三餐安排得井然有序,而我根本就不操心,解决了这顿饭,下顿饭吃什么,我从来就不想。
失业之后,老婆也结束了在家上班的日子,开始去公司上班了,于是,我开始独立担当做饭大任。开始我没当回事儿,心想:我也做过不少次饭了,独自担当肯定没问题。我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盲目自信,也许是因为吃饭是一件每天都做的平常事,所以也就把做饭看得简单了,从而高估了自己。这就像经常下馆子吃饭的人在想创业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开饭馆一样,以为自己下了那么多馆子,吃了那么多顿饭,所以开饭馆一定能赚钱,其实相差甚远,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认知偏差吧。
做了两个星期的饭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我无法独立担当做饭大任。首先,早餐不知道吃什么。家里有奶粉,有豆浆粉,有燕麦,会经常买面包,我也会煎鸡蛋,老婆还买了烤肠、春卷、馄饨、手抓饼,冻在冰箱里。可是,我仍然不知道做什么,因为选择太多了,我反而不知道怎么安排。我的习惯是今天吃手抓饼,明天还吃手抓饼,后天继续吃手抓饼。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一时兴起给儿子做早饭,结果是天天吃煎鸡蛋,吃得儿子看见鸡蛋就想躲。
既然我做饭这么缺乏计划性,那做中午饭是不是更加抓瞎呢?确实如此。开始的时候我也会凭借一时的热情去胡乱安排炒什么菜,可是热情过后,我就江郎才尽了,看着冰箱里各种各样的食材,提不起一点儿兴趣来。现在,每天晚上老婆都把第二天中午要炒的菜安排好,我会记录下来,这就是我第二天的作战指挥图。
每天中午12点,我会拿出我的作战指挥图,从冰箱里拿出所需的食材,清洗加工,或蒸或炒,端上饭桌后,我会拍一张照片儿发个朋友圈,在朋友们的点赞和互动中,获得参加下一场战役的动力。当我沉下心来,每天重复这一既定动作的时候,我也开始体验到做饭这项活动的微妙变化。
昨天在炒完孜然羊肉之后,我看锅不太糊,就偷了个懒没洗锅,直接炒了茼蒿,结果吃的时候感觉味道怪怪的,怀疑是自己忘记放姜蒜了,晚上请教老婆,老婆教给我一个道理:一定要用洗干净的锅去炒青菜。因为青菜的味道很清淡,炒的时候只需加盐这一种调料,混入别的调料都会破坏青菜的味道。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既然失业了,那就做好一个优爸该做的事情,把饭做好,把娃带好,把这段人生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