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 CSR可持续发展每天写1000字

雾霾打卡,我们都打了些什么

2017-02-24  本文已影响22人  0d905ea337f1

内地虽然地大物博,但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加入不同群组,与不同地区、志同道合的人有紧密交流。这让我觉得非常有趣和惊喜。

我关注不少关于旅行、企业社会责任、环保、社会创新、科技等公众号。其中一个叫 Bottledream,是一个报道社会创新的新媒体。他们新年前发文邀请大家组建一个“雾霾打卡群”。

2012 年的时候我在上海当交换生。那时候并没有雾霾的概念,但很记得有不少日子天空都是灰灰的,天气差的时候还会让我嗓子疼、咳嗽。我只以为自己体质弱、感冒而已。

到 2015 年看了柴静的纪录片《苍穹之下》,才知道自己吸了一肚子的霾。就在那时开始,我每天关注 PM2.5 的数据,外出戴上口罩。也因为培养这个习惯,一年半来我都没有像以前那么容易咳嗽和生病。

因此,当我看到“雾霾打卡”这个群组,就非常的感兴趣。

第一是 “打卡” 这一个概念通常最常出现在运动群、读书群和早起打卡群。 “雾霾打卡” 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第二是好奇一群关注雾霾的小伙伴们会讨论什么。雾霾对他们的城市有什么影响吗?

抱着以上想法,我加入这个群组,和 180 人一起连续打卡 21 天。

我们的群规是每一天附上自己拍的图片,标明城市和 PM 2.5 的浓度。群里小伙伴来自五湖四海,从国外到内蒙古、西部地区、南方等等都有。每天都可以透过群一览全国 PM2.5 的情况。

21 天里,我以为只是单纯的打卡。

但是到中期,这个群组体现了“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 的力量。

一些积极的小伙伴除了打卡,还做了全国雾霾的动图,定期分享空气污染、环保的新闻,互相讨论。

做小事不难,难在把小事做好,难在与志同道合的人坚持,一点一滴聚成力量。

来源:雾霾打卡群小伙伴

小小的打卡群可以用三个词来总结:

1. “ 志同道合 ”

进群的小伙伴都是对雾霾的议题感兴趣的,而且渴望通过行动解决雾霾问题。

所以大家很自然就调在同一个频道,我亦因此认识了三位同行,大家都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工作,其中一人还在上海见了面。这真的是非常微妙的事情。而预备这篇文章时,我也加了两位小伙伴借用图片和转发其文章。

2. “ 坚持 ”

21 天的打卡,足以形成关注雾霾天气的习惯。而这种每天打卡的坚持,是自控力、意志力最好的体现。完成打卡还会让人有积极向上的心,因为你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任务。

这种坚持的力量会延伸到你的生活、学习、工作,成为更好的自己。

3. “ 力量 ”

21 天过去后,大家因为这次活动,坚定了一些反雾霾的习惯,比如下载雾霾监测 APP 、每天根据 PM2.5 的情况戴口罩外出、把雾霾的知识分享给身边人、在朋友圈发雾霾打卡记录、愿意参加或组织社区活动等。

大家正用以柔克刚的力量对抗雾霾。

而且让人高兴的是,本来要关闭的 “雾霾打卡群” 也因为大家的积极热情而保留下来,改名为“绿色行动群”。

写在最后:

大家分享这 21 天的感悟时,

群里一位小伙伴表示 “ 润物细无声 ”。

柔和、细腻,这句话真是不能认同再多了。



监测雾霾APP推荐:

来源:搜狐新闻

我自己是用“在意空气”。它除了可以灵活选择美国/中国PM2.5标准,也可以放在手机工具栏随时查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下载一个哦!


作者钟颖贤,一只土生土长的香港菜鸟。因为一次上海学习交流的经历,爱上这里。毕业后回到上海,在外企人力资源部门工作。

现在坐标杭州,为一名咨询师,帮助客户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与筹办项目。

热爱健身,旅行,阅读。对时间管理、学习方法、极简生活非常感兴趣。期待与大家多多交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