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阶层不同,孩子会受影响吗?

不同阶层的父母,传授给子女的生存之道,的确有所不同。
纵观身边很多有岀息的孩子与平庸孩子的区别,让人想的最多的就是他们的原生家庭和父母的教育理念。
网上经常看到"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虽说也略显偏颇,但又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寒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成为了滋生伪富二代的摇篮。
父母不吃不喝,省吃俭用,也要为孩子买名牌,买高档手机,生怕孩子因为穿着朴素,寒酸在学校里怕被同学瞧不起。
可再看,我们身边那些真正的富二代,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仅比普通人能吃苦,还比普通人更低调,更努力,更优秀。
究竟是什么导致同样的孩子,却有着不同的未来,说白了还是因为阶层不同的父母,给予孩子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生存之道。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不同阶层的父母,如果都将自己擅长的,最优秀的东西传承给下一代,那么我们的下一代想不优秀都很难。
只可惜现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动,很多人都迷失在这个一切都向“钱”看的现实生活中。
如果实在要说不同阶层的父母传授给子女的生存之道有什么区别?在我看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富人家的孩子,从小就接受了最高级的教育资源和最优质的教育理念,他们注重的是孩子的能力锻炼和素质培养,以及眼界开阔。
二、中产阶级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了一定要赢在起跑线的理念,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出高。
这可能与中产阶级的父母普遍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关,对孩子的培养除了学习上竞争能力,也更看重独立能力的教育,以及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这或许就是近几年为什么很多清华,北大的高材生都出自中产阶级家庭的缘故吧!
三、记得八,九十年代时,关于“寒门岀贵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几乎是层出不穷。
单位招工,学校招生,公司招聘无一不是把寒门学子纳入第一位,那个时候,无论从吃苦耐劳,还是从人品素质,都是家境好的孩子无法比拟的。
可自从改革开放,全国掀起农民工进城的打工热潮之后,很多留守儿童很自然的成为了因父母外岀打工而被毁掉的下一代。
与此同时,孩子也随着父母对金钱理念的改变而产生了改变,在孩子眼里读书不如赚钱,只要赚了钱就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却不知这样不仅赚不了钱,反而还荒废了自己,这是其一。
其二,因父母打工赚钱疏于孩子陪伴,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给孩子经济上的补偿,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需要,以求获得心理平衡。
于是就滋生出许多伪"富二代”,使孩子在好逸恶劳中,在攀比心,虚荣心中彻底失去之前的勤劳踏实和淳朴。
从以上几点来看,这戓许就是不同阶层父母传授给子女生存之道的区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