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一个给国民发福利发到破产的国家
01
希腊福利有多高?
凤凰网的社论就曾谈过,
希腊的衰落归咎于高福利。
那么希腊人的福利有多高?
比如:
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全民养老保险等等,
公务员一年可以领14个月的工资,每年可带薪休假一个月,
40岁时即可领取养老金。养老金是退休前收入的96%。
甚至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养老金。
正是这一系列高福利措施使得希腊的财政最终不堪重负。
所以呀,
希腊的浪漫并不来源于爱情海的美丽,
而是来自丰厚的物质。
02
破产之后的希腊人过的如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那么构成希腊江湖的希腊人,
在希腊破产之后又过得如何呢?
希腊人可怜?
自从希腊政府宣告破产,看客们冷嘲热讽的架势就出来了。
有委婉一点会注意一下措辞的:“听说希腊似乎……已经破产了……是吧?”
有带点恶意的:“希腊已经破产了吧,希腊人那么懒,真是活该……”
还有特别大民族主义的:“希腊现在需要我们去拯救了……”
无论怎么说,大家都觉得一个国家临近“破产”的情况下,他们的人民肯定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吧,最起码也是惶惶不可终日的。
事实上,希腊政府破产了,但是却并没有为此而增加民众的税收,民众依然过着不错的生活。
就好像有些国家政府很富裕,但不代表所有民众都有钱。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开始,希腊政府至少进行了14次以削减福利和养老金为内容的“紧缩改革”。
而当2017年,希腊政府罕见地出现了超预期的财政盈余,立马就宣布“返现”
希腊政府将拨款1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0亿元)直接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
希腊人懒?
懒这个词可能不大适应,用悠闲会更加恰当。
在希腊工作的上班族,最常见的工作状态就是,上午9点上班,下午2点下班,每天工作不超过5小时。
所以希腊人有大把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可以实现随自己的心意活自己的人生。
和勤劳的中国人相比,希腊人是有点不求上进,但他们又够不上懒,只能说希腊人的生活观念与中国人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人崇尚艰苦、耐劳、不满足、积极进取;而希腊人喜欢安逸、知足、乐观、舒服与随意。
这是由于生活的环境所导致,对于希腊人来说悠闲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懒是一种在生活中形成的下意识的行为,就是一种习惯。
慢生活、享安逸,
痛苦于国内快节奏生活的人士,
去希腊做个「悠闲的懒人」吧。
03
被中国抬出来的希腊经济
比雷埃夫斯港,这个读起来稍稍绕口的港口,是中国中远集团实际控股67%的希腊港口。
当年由于希腊政府实在太穷了,再加上这个港口经营不善,中远集团在2008年借助这个机会获得比雷埃夫斯港两个码头的特许经营权。
但是没想到,中远集团接手后,把比雷埃夫斯港经营得风生水起。
原本悠闲、散漫的希腊工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也变得脱胎换骨。(笑~)
甚至,在2015年希腊新政府上台后,看到中国人把港口经营得这么好,还打算叫停比雷埃夫斯港的收购。
这时候,需要中国大国实力的展现,中国政府和希腊政府进行了亲切而友好地交流,敲定了海洋、海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等一揽子合作计划后,收购的窗口被重新打开。(笑~)
2016年3月,希腊法院终于批准将比雷埃夫斯港口67%的股权出售给中远集团。
中资终于完成了对希腊最大港口的实际控制。
紧接着,中资开始大量进入希腊,这个国家的港口、机场、电力、保险……到处都是中资企业的影子。中国在希腊进行着全球化布局,也带动着希腊经济的发展,为希腊走出经济危机贡献了非常重要的力量。
截至现在,阿里巴巴、小米公司、工商银行、国家电网、中远海运、复星集团、华锐风电等中企相继进入希腊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希腊总投资金额的40%来自中国。
在大量中资机构纷纷抢滩希腊的同时,希腊房地产投资的机会也被挖掘出来,大量个人投资者紧随而至。
希腊政府为了早日摆脱债务危机,从2013年出台了黄金签证计划,外国人只要在希腊购买价值超过25万欧元的房产,就可以一家三代获得希腊永居。
尤其是对房子情有独钟的中国人,更是成为申请黄金签证的主力军。
仅在2018年上半年,希腊发放了近3000张黄金签证,中国申请人数达到1395人,约占总数的一半。
所以说,希腊经济的复苏,是被中国「活生生」给抬了出来。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安嘉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