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号【写】(12)顾志文:专业发展的草根样本——听周忠玉老师“
3月21日上午,县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与射阳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联合举行的教研活动。活动中射阳的周忠玉老师做了题为《天光一缕,异文放彩——聚焦古诗文教学研究背后的故事》的讲座。在讲座中,周忠玉老师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历程。
周老师中师毕业,她的专业发展三步跨栏:乡镇小学,乡镇初中,县城中学。她重点讲述了近10年来追随王君“青春语文”的步伐,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的历程。从她的讲座中,我感受到周老师成长具有草根老师专业发展的代表性,对我们工作室的年轻老师有深刻的启迪。
一、要聚焦,一定要聚焦。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把握语文教学基本规律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学研究一定要聚焦到一个点上,寻求突破;全方位地研究,往往是全方位的平庸,这也是王君老师一再提醒她工作室的所有成员的一句话。周忠玉老师聚焦在古诗的“同质异文”的群文阅读上,可谓围绕一点挖一口深井,目标明确,指向性强,研究深入。
二、学习名师,贵在有我。王君老师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此话明确告诉我们学习名师的方法:学习他的思想,学习他的做法,而不要去一味模仿名师和单纯的复制名师,这肯定是徒劳的,没有自我个性的学习,没有自己创造的学习,是绝对没有出路的。
三、课型意识要鲜明。王君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上一个很大的贡献是,把各类文本根据它的功能特征划分为七种类型,然后根据不同文本类型、功能去设计教学。这是对文本特质研究的巨大的贡献,是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有法可依”的成功探索。我们搞课堂教学研究,无论你是哪门哪派,的确是要有文体意识和型意识的。
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周忠玉老师的课堂教学研究,她是以自己申报的省、市级课题为研究载体,带领一群人,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通过大量的实践课例来践行王君“青春语文”的理念。在课题的引领下,把自己的研究走深走实。
五、教学研究要注重团队合作。团队是合作的平台,是展示交流的舞台,有名师的引领、指导和帮助,有同伴的鼓励、支持和推动。周老师加入了王君“青春语文”团队,实际上就是走上了一条个人专业发展的快车道。“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相互扶持,相互激励,团队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体。
六、自主觉醒是关键。凡是搞教学科研的人,都是坐得住冷板凳、下得起功夫,都是有自己教学研究的热情和自主发展的觉醒的。他们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寻找资源,他们以自己很强的学习力突破理论和实践的关节点。周忠玉老师自我觉醒后的拼搏与奋进,对语文的热爱和坚持的毅力,令人惊讶。所有的成绩来自于汗水,所有的成果来自于自己不懈的付出。
七、大量的读写是途经。刘恩樵老师曾说过,没有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很难成就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周忠玉老师的阅读针对性强,范围广。文学,哲学,美学均有涉历,写作的内容也很广泛,除了课例、论文,她还写作散文等文学作品。没有对文字的热爱,没有大量读写的铺垫,我们语文教学研究往往达不到视野的广度和理解的深度。
周忠玉老师的讲座朴实、低调,云淡风轻的话语中包含着作者执着地追求,蕴含着自己付出的汗水甚至泪水。那一个个寒假暑假的自我修炼,每个周末的孤独跋涉,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挑灯夜战。这些都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成长中必然要付出的,如此草根才可以成长为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