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探问

2019-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奇点er

你跟行人发生冲突,没过多久,对方就开始坐地撒泼,嘴里嚷嚷着“不行,你说的我听不进去,你必须按我说的来。”然后又是一顿哭天喊地,时不时地大声向行人宣告自己“弱势”、“被欺负”的地位。

你跟同事在某件事上面意见不统一,于是双方各自摆逻辑讲道理,对方突然来一句:“算了,不跟你争了。”

作为现代人,估计你也遇到过类似的场景,如果你是里面非常被动的一方,估计心情是十分不爽的,但是迫于无奈,你最终可能为了小事化无,满足对方的要求;或是心里憋一肚子气,破坏一天的心情。

你不讲理、你就弱势群体了?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奥曼在1976年发表的著名论文 Agreeing to Disagree 中指出:

如果是两个真诚而理性的人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两个人达成一致。

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其中有一方必然是虚伪的。

看过古龙小说的人都知道一种叫做古龙式的对话体,下面我们以甲乙两个人对A、B两队到底谁会赢球意见不一来举例:

甲:我觉得A队会赢得最终的比赛。

乙:我觉得B队最终获夺冠。

甲:不,A队会赢。

乙:不,最后一定是B队夺冠。

甲:好吧,是B队赢。

当然这种对话场景在现实中都是真正理性而真诚的高手之间才能进行,最终达成一致的前提是:你明白我明白你明白,我明白你明白我明白;即沟通信息实时、彻底、透明。

现实中这种诉求往往是不能达成的,我们更多时候是基于一些非理性的地基去构造我们所谓的理性大厦,进而繁衍万物。

我唯一所知之事,便是我的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生于雅典的一个普通家庭,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转而研究哲学。苏格拉底生平研究并没有多少留下多少著作,他的思想大多都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对话形式流传下来。

苏格拉底虽然宣称自己一无所知,但是这也并没有阻碍他陈述自己的想法,因为在他看来,真理是内在于世界和人心的,经由合理的询问和抽丝剥茧即可取出,他也因此自称是催生真理的“助产士”。

苏格拉底经常询问专家有关正义、勇敢或善等概念的定义。过程中,他会不断添加一些无关痛痒的评论,然后和他交谈的人也如念咒般不停回答:“没错,的确是这样,苏格拉底。”每次论证就这样一步一步构建起来,细节既冗长又沉闷。接着,苏格拉底会增加问题的含金量,直到找出某个对方会接受的想法——这个想法本身并没有错,但却和交谈者原本立场不一致。然后他又会进一步提问,直到某个可以接受的定义成为彼此共识为止。

相比较而言,他认为同时期教授人智慧之学的智者学派教授的都是虚假的知识,而击溃他们最常用的方法便是他自创的一套方法——一连串持续不断的提问,也被称作禁锢辩士之锁。

每个有思想的人,会经常自问其行动目的、动机为何、甚至背后包含那些信念支持。

其实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很容易被群体性情绪感染。面对人群,只要不给他们理性思考的机会,那他们就是很容易被说服的。独立的个体可能显得很精明,一旦加入到人潮之中,就很容易被同化,被群体情绪左右。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大型活动现场,所有人在朝着主办方预定的路线走,如果这种情绪被不良之人利用,场面将很容易失控。

要想做到能够在群体之中保持自己的理性,首先还得能够独处的时候有理性的能力。苏格拉底还有句名言,也算是他思想的概括之一:

若是立论能够前后一致,就等同于找到了真理。

结合上面的内容,很容易做个类比,如果要做成一件事,我们首先问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或所做的事是否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如果不是,那就是立论前后不成立,也就谈不上达成目标(真理),那么失败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比如你要去参加应聘一家外企职员,如果连26个字母都读不全,那你能成功的概率就相对低,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立论前后不一致。

回归到个人成长,亦是如此,我们对自我人生方向的掌握也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所有的改变也都是立基于过去的种种经验,也就是说,如果对未来有所期,改变就从当下开始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