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消失的童年

2017-07-21  本文已影响65人  双宝饭

童年在农村长大,直到小学四年级才来到城市,也不知什么缘故,小时候的事情忘记得特别快,只剩下不多的几件,还可以聊作记录。

老家是在湖南益阳,多山,大片大片苍翠的竹林绵延起伏,村子里很穷,楼房基本看不到,大多都是住了十几年的木房子,一到下雨天,屋檐上滴滴答答地落下雨水。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候是在傍晚,家家户户都在做饭,屋顶上冒出徐徐的炊烟,特别沉静。每年最热闹的时候当然是过年,家人团聚,吃年夜饭,看春晚,大年初一全家去坟山祭拜先祖,小孩子不会挨骂讨打,可以收到压岁钱,穿新衣服,买花炮,年味特别重。

小时候我家家境还不错,不需要我和姐姐做农活,爸妈总是叮嘱只要我们读书好就行,连碗筷都不让我们洗。一起读书的小伙伴,很小的时候就要帮着家里放牛,割猪草,砍柴火。小孩子都贪玩,做这些的时候没法上心,做着做着就大家一起耍,经常把牛放丢了,柴刀弄不见了,被家里骂一通后又帮着一起遍地找,想来也是忍俊不禁。

我读书早,爸妈那时候忙着赚钱养家,没太多时间管我,所以和学校的老师讲了个情,4岁多就让我到学校念一年级。说是学校,实际1个年级才8个人,2个老师教6个年级,老师轮流上课,没有老师的课就是自习,这个教育质量可想而知。听爸妈说,我因为年纪小坐不住,经常在教室里跑进跑出,老师都已经习以为常,但是我又总是很听话地完成作业,成绩也还马马虎虎。

以前每次过年,家中的长辈都会反复讲一则轶事,说是有一天我回家没带钥匙,就趴在家门前台阶上认真地写作业,有一个认识的叔叔要把单车停在我家门厅里,我坚决不让,说是要等我爸妈回家允许了才让,长辈们是借此称赞我从小勤奋,懂事,将来会有出息,实际我完全不记得有这回事了,还一度怀疑是不是他们编造的,所以年轻的时候每次听到这些称赞都羞红了脸,后来也慢慢知道,过年的时候亲戚聚在一起,大人总是要想方设法地夸一夸小孩的,是个好习惯呐。

爸妈很早就去城市做生意,所以我也做了几年的留守儿童,有时候和奶奶住,有时候和外婆舅母一起住,长大了看着很多小孩离开爸妈时哭得那么伤心,可能我也有过。有一个情景记得特别真切,有一年送妈妈离开,不记得是和姐姐还是小姨一起送,走了很远的路(小孩腿短,可能也没多远),然后要和妈妈道别了,当时特别伤心,莫名其妙地觉得妈妈不会回来了,可能以后见不到妈妈了,那种心悸的感觉现在偶尔还能体会到一些,可是送完妈妈回来后马上又好了,开开心心地去找小伙伴玩。我猜留守儿童这个人群,性格里会多出一些敏感和脆弱,不知道是好是坏。

儿时的小伙伴,基本已经失去联系,在农村读小学时最要好的一个朋友,比我大2岁,2010年回老家看望老人的时候偶然碰到了,没有认出来,是他叫的我,他已经满头白发,看上去像50好几的人。我们到堂屋叙旧,我知道他一直和他爸妈在福建打工,他说他们三四年才回一次老家,省路费。和大多数农村人一样,赚来的钱都是一点一点盖房子,今年盖个水泥骨架,明年安上楼梯和窗户,后年铺点瓷砖刷一下漆。他很自豪,说家里已经盖好了楼房,给儿子也说好了一门娃娃亲,接下来也不打算出去打工了, 就打算把家里的地再种一种,在农村安享天年了。我们没有太多共同语言,但是儿时一起玩耍的那股相投气还在,所以你一句我一句,也没有聊得尴尬,我衷心地祝福他。

家乡的路是修得越来越好了,以往从城市回一趟老家要汽车、渡轮、拖拉机,花上一整天的时间,现在可以直接开轿车到家门口,3个多小时就能到。可是除了路以外,家乡没有太大的变化,村里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去了,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小孩,处处都显着破败,一到晚上还是和十多年前一样黑灯瞎火,早早上床睡觉。相比城市的日新月异,农村还是被远远地甩在了后头,而且看不到发生大变化的可能。

你看,我搜肠刮肚,一共也就想起这么几件事情,童年的记忆不知道被哪个妖怪吃走了,只是能确信,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童年时光是无忧无虑的,渐渐地,这样的时光不会再有,有些忧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