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的著作

经络养生系列之六

2017-09-15  本文已影响13人  沈姐说说

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之一: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
1、手太阴肺经的位置

手太阴肺经于中焦胃部,向下散络于大肠,再回过来沿胃上口(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脏。从肺系上的咽喉,到胸部外上方的中府穴,出腋下,下行沿着上臂内侧前到向下肘窝内,沿前臂内侧到腕后桡骨茎突内侧缘,进入寸口,经过大鱼际,终止于大拇指内侧的末端(少商穴)。

它的支脉从腕后走向食指桡侧(大拇指方向),终止于食指末端(商阳穴)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

从上面的路线可以看出来,与手太阴肺经关系密切的内脏有肺、胃和大肠。

肺经异常不通时,人的身体就会出现以下这些毛病:

(1)外经病,沿肺经循行路线上的麻木、疼痛、发冷、酸胀等异常感觉,一般出现在锁骨上窝、前臂、前臂内侧上缘(大拇指方向)。

(2)本经经气异常会出现胸闷、咳嗽、气喘、气短、心烦不安等症状;又因为肺与口鼻想通,所以也会出现鼻塞、感冒、流涕、伤风怕冷等症状。

(3)由于肺外合皮毛,即肺的外延部分是皮毛,所以肺经异常也会导致皮肤的改变,像一些过敏性皮肤病、色斑、无光泽等。

手臂阴面靠拇指的那条线就是肺经,平时敲有酸痛感。如果某一天,你敲它,发现酸痛难忍,那是肺经在告诉你:你快得感冒了。那你就得加强敲,一天多敲几次,有空就敲肺经,直到没有酸痛难忍的感觉。

2、肺经上的重点穴位介绍

(1)鱼际穴

鱼际穴位于第一掌骨掌侧中点,赤白肉际隆起状若鱼形(靠近大拇指内侧肉多的地方),又称板门,为手太阴肺经荥穴,经常按揉有清肺热、利咽喉的效果。

(2)太渊穴

太,就是大的意思;渊,就是深的意思。太渊穴位于寸口(手腕部桡动脉博动处,既中医把脉处)。此穴为肺经原穴,按揉此穴可以收到清理肺气、止咳化痰、补气的效果。

(3)尺泽穴

古人以腕后至肘为一尺,泽指沼泽,水之聚集也。此穴为肺经合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健桡侧凹陷处,此穴有调理肺气、清肺利咽、泄毒止痛的作用。

(4)孔最穴

孔最穴为肺经气血汇聚之处,位于前臂掌面桡侧(大拇指方向),在尺泽与太渊(手腕部动脉博处)连线上,腕横纹上七寸(手腕至肘共十二寸按比例取穴),对头痛、发热无汗和咳嗽气喘治疗效果不错,对痔疮出血也有作用。

(5)少商穴

少商穴为手太阴肺经之井,井有脉气初出而微小之象,故名少商,位于大拇指桡侧,距大拇指甲约0.1寸。经常按摩此穴,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

(6)中府穴

中府穴的位置,锁骨下窝下一寸,距正中线六寸(夹紧上肢时,大约与腋下对齐)的地方就是中府穴。

中府是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有调理肺气、治疗咳嗽的功效,按摩此穴可以治疗咳嗽、气喘、支气管炎、肩背疼痛。

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日常保健建议不要使劲,稍微施力按揉1∽2分钟既可。

(7)云门穴

两手叉腰立正,在锁骨外侧下方形成的凹陷处就是云门穴,按摩此穴对咽喉肿痛、胸痛、咳痰、呼吸困难、发热、四肢酸痛:肩部疼痛、背脊间疼痛皆有疗效。

(8)天府穴

天府穴位于腋前纹头下3寸(4横指),肱二头肌桡侧缘(靠大拇指侧)。此穴可以治疗鼻血不止、头部充血;眩晕、突然受寒、气喘、前臂桡侧疼痛或麻木。

(9)列缺穴

列缺穴的位置,在前臂内侧前缘,桡骨茎突上方,手腕横纹上1.5寸。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食指到达的下方就是列缺穴。

由于列缺穴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相连,(任脉是循行在人体前正中的经脉,是“阴脉之海”,有补肺肾阴虚的功能 )。

所以列缺穴是三经交会所,它可以同时调节肺经、大肠经以及任脉的经气。

此穴对头痛、颈项不适、上肢麻痹、手肘无力、掌中热、咳嗽、咳痰、胸闷、咽喉肿痛:鼻疾病等都有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