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五复习

2023-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山东董纯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戏剧

第一部分:主要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

1.字词:

伫立(zhù)  睥睨(pì nì)  徘徊(pái huái) 波澜(lán)  稽首(qǐ)  迸射(bèng)

虐待(nüè)  国殇(shāng)  咆哮(páo xiào)  鞺鞺鞳鞳(tāng tà)    哗众取宠(huá)

商贾(gǔ)   名噪(zào)    簇拥(cù)    幌子(huǎng)    砧板(zhēn)  咬牙跺脚(duò)

侦缉队(jī)  半晌(shǎng)  行头(xíng)  怯懦(nuò)  忌讳(huì)  拾掇(shí duo)

呷(xiā)  喜幛子(zhàng)  撂杆(liào)  煞白(shà)  凄惨(qī)  骂骂咧咧(liē)  地契(qì)

眩晕(xuàn)  砸八地(zá)  怵(chù)  打镲(chǎ)  童谣(yáo) 竹匾(biǎn)  蓦然(mò)

掸去(dǎn)  羡慕(xiàn)  囫囵(hú lún)  钢盔(kuī)  踌躇(chóu chú)  愣住(lèng)

中看(zhōnɡ)  翘首远望(qiáo)  喃喃(nán)  心事重重(chónɡ)

2.表现手法:象征

《屈原》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枣儿》

“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

3.修辞

①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这几句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

②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

③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④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他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通过反问、反复、比喻等手法的使用,深刻指出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昏庸无能的统治集团,欺民惑众,压迫人民。表达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二)文学常识

1、戏剧的文学常识

戏剧定义: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

戏剧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2、几个名词术语戏剧的几大要素:

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三)阅读理解

1.能梳理戏剧情节:一句话概括内容、补充完整故事情节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四)写作:戏剧评论(该部分不作要求)

第二部分:本单元的典型例题和相关习题

一、典型例题

【例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1)—(2)题。

屈原手足已戴xíng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liào,行步甚有限制,时而zhù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玄(      )衣徘徊(        )    睥睨(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xíng(      )具脚liào(      )zhù(      )立

【例2】2.请依据拼音写上正确的汉字

(1)卢孟实辛辛苦苦把个要关张的福聚德拾掇得名zào京师。

(2)故宫内雕 liáng画栋、金碧辉煌,令前来参观的人惊叹不已。

(3)刁班头神气活现,拍桌子踢板凳嘴里不停地骂骂 liē liē 。

(4)猫无可 nài何地坐在鸟笼前,眼看着鸟儿近在咫尺,却够不着。

【例3】下列关于戏剧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C.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其性格。

D.按照作品类型划分,戏剧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例4】依次填入全职人的心,收旧事的一项是(      )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那清脆如弹拨者,

;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①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④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

【例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一(2)题。

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天下第一楼》每次出演,都座无虚席。老艺术家们的精湛演出,让所有观众在品味“京味儿文化”的同时,也获得了丰盛的艺术享受。

(1)下列加点字与文段中加点字“虚”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虚情假意B.虚位以待C.虚度光阴D.气虚体弱

(2)文段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进行修改。

【例6】下面的台词意蕴丰富,请你揣摩其言外之意。

(1)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2)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3)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

练习题

【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掸土(dǎn)翘首(qiào)横匾(biǎn)

B.嚼食(jué)雕塑(sù)折叠(zhé)

C.童谣(yáo)蓦然(mù)骑跨(kuà)

D.塞进(sāi)钢盔(kuī)凝视(níng)

【练习2】选词填空。

(1)我一急,把个枣儿囫囵个儿      (吞咽)下肚了。

(2)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毛手毛脚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

(3)正巧,树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咚”的一声,吓得那狗娘养的。(抱头就逃狼狈不堪)。

【练习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蔡文姬》《棠棣之花》等。

B.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爱国诗人。代表作有《离骚》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所写的名句。

C.端午节又被称为龙舟节、重午节、正阳节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插茱萸”就是端午节习俗。

D.话剧《屈原》中主人公屈原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和屈原最后悲惨的结局,使这部话剧被归为“悲剧”类型。

【练习4】下列关于戏剧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的情节和小说的情节是一致的,都只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B.剧本必须有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冲突也就没有戏剧。

C.在川剧戏曲中,帮腔人既可以是局外人和旁观者,也可以是故事情节中人物角色,甚至可以是作者、观众的代言者。

D.按矛盾冲突的性质与表现手法分,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曹禺的《雷雨》就是一部正剧作品。

【练习5】在戏剧节招贴画征集活动中,下面两幅作品脱颖而出,请你选出一幅最能体现戏剧节特点的招贴画,并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图一                图二

我选图          ,理由是                                                 

 

【练习6】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22分)

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屈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2)正文前那一小段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它有什么作用?(4分)

(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该如何理解?(4分)

(4)说说文中的风、雷、电有什么象征意义,主人公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5)读选文,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练习题答案】

1. D  2.【答案】(1)吞  (2)蹑手蹑脚  (3)抱头就逃3.C 4.D

5.【答案】示例:一    这幅图用汉字“戏”和脸谱组成,体现了戏剧节中突出的中国戏曲元素。

示例:二  这幅图由两张哭笑人脸上下交错构成,体现了戏剧节表现的喜剧演绎百态人生的特点  6.【答案】:(1)主要写诗人呼唤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来摧毁黑暗,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渴盼。

(2)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场景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3)这句话的含义:虽然我被拘禁起来,我的佩剑被拔去,但我惩奸除恶、报效国家的心依旧,我的志向不会改变。

(4)风、雷、电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主人公呼唤风、雷、电,表现了他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也表明了他对光明未来的无限向往。

(5)屈原是正义的化身,他刚正不阿,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为了捍卫真理而奋不顾身。

解析:(1)概括内容就是看主人公在干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

(2)根据对戏剧的了解确定正文前那一小段文字属于舞台说明。读舞台说明,根据其内容确定其作用,如写了人物的哪些方面特点,对情节发展有何作用。

(3)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无形的长剑”比喻志向。

(4)结合人物处境和这些事物的特征来把握。

(5)结合人物处境和行为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单元检测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囫囵(hú)鼎盛(dǐng)瘦削(xuē)国殇(shāng)

B.侦缉(jí)幌子(huǎng)凝视(níng)商於(yú)

C.收揽(lǎn)非难(nán)鞠躬(jū)伫立(zhù)

D.犀利(xī)睥睨(pì)诡谲(jué)稽首(jī)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

B.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幕后传来带西北口音的童谣。

C.他辛辛苦苦把个要关张的福聚德拾掇得名噪京师。

D.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你,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弛骋。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女网友指责唐代诗人李商隐抄袭诗词,究竟是真的无知,还是哗众取宠?

B.2020年6月,我国南方降雨导致洪涝灾害,造成多省份处处拖泥带水,上千万人受灾。

C.县衙街上古色古香的客栈逸景轩雕梁画栋,阁楼壮丽,庭院安静雅致。

D.远亲不如近邻,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 我国贵州威宁地区每年入冬时节的“烤茶”习俗,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民抵御山区冬季严寒。

B. 樊锦诗与丈夫彭金章牢记前辈学者的嘱托,坚守大漠四十余载,为敦煌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工作奉献了他们的青春。

C. 由袁隆平院士带领团队研发的“海水稻”,是应对粮食危机的重大技术突破,更是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成果。

D. 近年来,有些地方对“历史名人故里”的争夺,成为是否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当地经济热度的重要途径。

5.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B. “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 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 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6.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了诗人的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人在《离骚》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想象,。

①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

②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

③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7.下列关于《枣儿》这篇话剧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围绕“枣儿”叙述了一位老人和一个捡枣的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

B.老人回忆“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

C.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生活、精神家园的失落与对其的追寻。

D.批评了老人的旧思想,反映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8.选出对选文中的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3分)

历史大剧《觉醒年代》近期领跑中国电视剧收视率榜单。①该剧形象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建党前后这段时期风起云涌。《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就赢得良好口碑,②这部剧之所以大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对历史人物进行脸谱化的塑造,而是比较严谨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群像的原因。整体上看,(觉醒年代》制作精良、好看耐看。③这部剧的成功说明只要打破束缚,多接地气,主旋律题材才能产生观众喜欢的好作品。④希望创作者继续用更多精品力作书写伟大实践,表彰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①句在“风起云涌”后加“的历史画卷”。

B.②句删除“的原因”。

C.③句把“只要”改为“如果”。

D.④句把“表彰”改为“彰显”。

9.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工作到深夜。

②“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

③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

④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

⑤以牛自况,不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始终发扬牛的那股子“牛劲”。

⑥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

A.①⑥⑤②③④ B.④①⑤⑥③② C.②③④①⑤⑥ D.②④③①⑥⑤

10.精读下面的独幕剧,完成后面小题。

错?对?

(涵静趴在书桌前,四周昏暗,台灯明亮。涵静一边写,一边推推宽边眼镜。音乐逐渐响起,舞蹈演员在昏暗的四周跳舞,他们是涵静作品的再现。涵静脸色愉快时,他们轻快地跳;涵静脸色沉重时,他们抑闷地跳。最后,涵静在书桌前入睡了。灯光暗,舞蹈演员和涵静下。)

(白天,在教师办公室,涵静跟着李老师上)

李老师:(先坐下,喝口水)你今年多大?

涵  静:(噤立)十六。

李老师:几年级?

涵  静:初三,老师,我⋯⋯

李老师:你为什么不完成作业?

涵  静:(不语,扯衣角)

李老师:我承认你有写作天分,你的小说很感人。可是现在是初三,你知道吗?初一初二,你写多少我都不管你,初三毕业后,你怎样写都是对的,不过初三,你还把心思泡在这上面,这就是大错特错了!你自己考虑吧!

涵  静:我⋯⋯

李老师:让你妈妈打个电话给我。(灯光暗,涵静和李老师隐于黑暗中,李下)(一束柔和的光由上而下铺在台中央的涵静身上,她蹲在地上,脸埋在手臂中。)

涵  静:(抬头)错,对,对,错。老师、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说我错了,可是编辑姐姐、同学、朋友,却说我是对的,写作究竟是对还是错?(站起)为什么有初三?为什么有中考?为什么有六门课等我去过?为什么我不能继续写小说?为什么?为什么?向右走两步。灯光变白些,

(涵静的脸越发苍白了)王姐姐说我再努力些,或许就能出一期专号,可是,我初三了⋯⋯(涵静下)

(白天,办公室)

涵  静:我考虑过了,我决定休学。

李老师:你说什么?你疯了!

涵  静:我想我是对的。

李老师:你父母怎么说,他们也疯了?

涵  静:他们反对,可是我会使他们明白,我是对的。

(涵静转身走下)

李老师:(望着涵静)唉⋯⋯

(1).本文的戏剧冲突是什么?

(2).从涵静的内心独白你能看出什么?

(3).可否删掉开篇的舞台提示?为什么?

(4).读了这一独幕剧,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感想。

11.阅读下面《伟大的祖国!万岁》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

伟大的祖国!万岁(节选)

时间:中国在利比亚大撒侨前夕

地点:利比亚民航机场

人物:女孩、姑娘及中国侨民甲、乙、丙及众人

[候机大厅一角,一片狼藉。一群中国侨民拥挤在一起,神情紧张,脸色憔悴。]

[不时传来枪炮声,引起大厅内骚动不安。]

……

丙:不好啦!不好啦!

[众惊疑,围上前七嘴八舌询问。姑娘帮丙包扎伤口。]

丙:(喘气)给我喝口水。(有人递上矿泉水)大家不要乱,听我说。机场附近,都躲着一群又一群的各国侨民,刚刚听说,机场工作人员大部分都跑了,没有哪个国家的飞机敢降落。外国侨民是又哭又骂又闹⋯⋯

[全场静下来,众失望气馁。良久——]

甲:咱们怎么办?

丙:大使馆的人正安排转移出境路线,这不,我就跑来告诉大家,作好准备。哎哟,差点给打破头呢!

女孩:叔叔,疼吗?叔叔不哭,真乖!

丙:谢谢小姑娘!咱们中国人,天塌了,也不哭!再说,你妈妈多细心的包扎,一点也不疼。

姑娘:我不是她妈妈,她妈妈跑散了……

丙:机场外面人群中,有一个母亲发疯似的找女儿⋯⋯

女孩:一定是我妈妈!我要妈妈!

[突然,一阵轰响声让全场霎时静下来。]

[轰响声继续。]

甲:飞机的声音⋯⋯

乙:民航机⋯⋯

姑娘:飞机!我看见飞机了!

乙:我也看见了,民航机!

甲:我们中国的民航机!

[屏幕上,一架中国民航机徐徐降落。]

[大厅一片沸腾,众人欢欣雀跃。]

众:祖国万岁!祖国万岁!

丙:中国民航,好样的!这样条件的机场,也敢降落!

甲:中国人,好样的!

乙:做中国人,我自豪!

姑娘:我骄傲!

女孩:(泪音)妈妈,我唱你的歌:(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姑娘:(流着泪加入唱)“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甲、乙、丙:(加入唱)“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众人全体激情高唱。]

[《歌唱祖国》响彻全场,震撼人心。]

[剧终。]

(1).剧本重视舞台说明,细读剧本的前五段,说说这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

(2).为了表现中心,戏剧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找出来说说其作用。

(3).剧本塑造了姑娘和女孩等众多人物形象,结合节选部分,说说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4).最后以《歌唱祖国》响彻全场作结,有什么表达效果?

【单元检测题答案】

1.答案:A

解析:B.缉jī.C.“难”是多音字,此处读nàn。D.“稽”是多音字,此处应读qǐ。

2.答案:D

解析:弛骋→驰骋。

3.答案:D

解析:“枯萎”用于表现植物干枯萎缩的状态,“枯黄”则偏重于形容枝叶颜色的干枯发黄。根据句子的主语“树木”很容易能选出“枯萎”,据此排除A、B两项。“干涸”用于形容(河流、池塘等)没有水,而“干旱”则是指(气候、土壤)因降水不足而干燥,根据主语“江河”很容易选出“干涸”,据此排除C项。“堕落”用于形容思想和行为向消极的方向倾斜,而“陨落”一般用来形容物体从高空掉下,或作为伟人去世的婉称,根据主语“灵魂”,偏重于形容精神上的状态,所以应该选“堕落”。故选D。

4.答案:B

【解析】A.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的主要方法”;C.语序不当,应该将“应对粮食危机的重大技术突破”与“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位置互换;D.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故选B。

5.答案:A

【解析】B.顿号与“和”不能连用,应把“清明”后的顿号删掉;C.“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是对对联的解释说明,因此“对联”后的冒号要改为破折号;D.句中诗句是不完全引用,“枫桥”后的句号要放在引号外边句末;故选A。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首先考虑三个句子的层级关系,第③句是说《离骚》所表现的抽象意识和诗人的志趣,第②句是对《离骚》的文采、结构的赞美,第①句是说《离骚》的影响。从层级上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即③②①。接下来,要结合前文进行验证。前文提及“‘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神话传说”“艺术想象”,后面内容应与此对应,故选D。

7.答案:D

解析:本文并未涉及对老人旧思想的批评。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识和修改能力。③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把“只要”改为“只有”。

9.答案:D

解析:①⑤⑥都是说钱三强的,这三句应是一个组合,⑥句后面以“牛”结尾,⑤句以“牛”开头,所以三句的顺序应为①⑥⑤。②③④三句是人们对牛的认识,也是一个组合,②句是首句,④句的最后是“劲头”,而③句的开头提到了“这种劲头”,所以这三句的顺序应是②④③。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这六句话的顺序就是②④③①⑥⑤。

10.【答案】

(1).初三了仍坚持写作究竟是对还是错。李老师认为初三了还泡在写作上是大错特错的;涵静认为自己是对的,并要证明自己坚持写作是对的。

(2).涵静在学习上的迷惘,这也是当代中学生的困惑。

(3).不行。因为此处描写得当,对表现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这段文字可以清楚地看到涵静爱好写作,有写作天分。

(4).(示例一)涵静的选择是对的。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分来发展自己,干自己喜欢干的事,这样才能成功。再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非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示例二)涵静的选择是不明智的。初中是打基础的阶段,没有过硬的基础,不要谈什么写作。即使能写一点文字,也是昙花一现。

11.【答案】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渲染了危险的氛围,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制造了悬念。

(2).将中国民航机和外国飞机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中国民航的英勇,说明祖国对侨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

(3).心地善良,由姑娘帮丙包扎伤口和姑娘照顾小女孩可以看出;热爱祖国,由姑娘流着泪唱《歌唱祖国》可以看出。

(4).《歌唱祖国》是孩子的心声,也是全体中国人的心声,表达了即将获救的人们对祖国的感激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情,集中表现了爱国主义这一主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