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古代美食散文

趣谈《山家清供》15——傍林鲜,何以令太守满桌喷饭?

2019-04-18  本文已影响2人  琅琊王羲之

有一次,担任临川太守的文与可,正在和家人吃午饭,忽然收到苏东坡的书信,信中说道:“汉刀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川千亩在胸中”。看到此处,文与可顿时放怀大笑,满桌喷饭。这几句诗到底有何魔力,为何会让文太守喷饭不已?

文与可,是苏东坡的表兄弟,自号笑笑先生,以擅于画竹而著称。他不但爱竹,还爱吃竹笋,苏轼知道他这一爱好,正当吃笋的季节,猜他必定不会错过这道美食,所以信中不忘写诗调侃——诗句中的箨龙指的就是竹笋,“斤斧何曾赦”,意思就是把竹笋砍伐了,料到文与可这位“馋太守”,肯定会把竹笋吃个遍,所以说“渭滨千亩在胸中”。好巧不巧,文与可刚好就和家人在吃煨竹笋,看到首诗,能不喷饭大笑么!

林洪所命名的傍林鲜指的就是煨竹笋了,至于是春笋冬笋还是其他竹笋,也不用太追究,重要一定要是当季的鲜笋。林洪在文中还特意指出了,这道傍林鲜的做法虽然简单,但是也要讲个意境,不可落俗,怎么个意境法呢?在林笋长得正盛的时候,就在林子边上挖一个土灶,把刚挖的笋用炉子煮。水是山泉水;燃料,不是其他柴火燃料,就是竹林里的落叶,纯天然的。这样煮出来的竹笋,味道特别鲜美,叫“傍林鲜”。

而且,林洪还强调,大凡是笋,都崇尚甘甜与鲜嫩,不应该与肉同吃,那些鄙俗的厨子就喜欢在笋中混着肉来做菜,就如同一个小人坏了君子的清雅。正如苏东坡那句:“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人瘦还可变肥,人要俗就难以医治了,如果面对此君(这里指的是竹子),仍然大口咀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获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古代文人大多清高,不困于世,不流于俗是他们的追求,一道菜也有很多讲究,不但要能吃出精髓,还要吃得有格调,你看看,一道竹笋,傍林鲜是雅,竹笋炒肉那就是俗了。至于如何选择,就依君所好了。

中国人吃竹笋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民间还有无笋不成席的说法,晋朝戴凯著《竹谱》,内有七十多种竹子和竹笋的风味;宋代和尚赞宁著《笋谱》,则介绍了八十多种。而我们现代人好像吃了吃去不外乎那几种老花样,还都是古人玩剩下的,就这点而言,我们的见识和享受,不及古之先辈啊。

除了傍林鲜,还有一种大家都爱的美味,叫傍水鲜,汪曾祺的小说《钓鱼的医生》就写道:“有个人钓鱼时,搬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个白泥小灰炉,一口小锅,提盒里盛着葱姜作料,还有一瓶酒,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不大一会儿,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作‘起水鲜’。” 这就是傍水鲜了,傍林鲜,傍水鲜,两种不同的鲜搭配在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美味。现在春笋正当时,如何品这道傍林鲜,就看你的选择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